概要: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投资2亿美元研发SiC和GaN半导体,首条生产线启用。8英寸SiC产能逐步增加,多家企业实现批量化生产,SiC应用不断扩展,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光储系统。2000V SiC MOSFET推出,助力光伏储能发展。SiC市场前景广阔。
**引领未来,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掀起宽禁带半导体革新风暴**
在半导体行业的璀璨星河中,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近日以一场震撼人心的宣言,向世界宣告了下一代宽禁带半导体产品的研发决心。他们计划斥资2亿美元,专注于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镓)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旨在开启半导体领域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安世半导体的步伐从未停歇。他们已经在2024年6月成功投产了首条高压D-Mode GaN晶体管和SiC二极管生产线,而未来的蓝图更是宏伟——在德国汉堡工厂内,他们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建设8英寸的SiC MOSFET和低压GaN HEMT产线,这无疑是对半导体行业的一次巨大推动。
尽管当前8英寸SiC在整个市场中的产能占比尚不突出,但其作为降低SiC成本的关键技术路线,正迎来崭新的突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拓展,8英寸SiC的产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回顾过去,自2022年Wolfspeed在纽约州莫霍克谷启用全球首座8英寸SiC晶圆厂以来,短短两年间,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配合和不懈努力,使得8英寸SiC的产能逐渐释放。Wolfspeed以其卓越的产能和技术实力,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而今年以来,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加速,8英寸SiC的产能落地速度更是突飞猛进。
在这场半导体革命的浪潮中,无数企业纷纷涌现,为8英寸SiC的产能提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衬底到外延,从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天岳先进、烁科晶体、晶盛机电、天科合达、同光股份等企业在衬底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天域半导体、瀚天天成、百识电子则在8英寸SiC外延片方面展现了强大的供应能力。
随着8英寸SiC衬底和外延片的批量出货,晶圆制造端的产能也开始加速落地。芯联集成作为国内首家开启8英寸SiC制造的晶圆厂,已经成功实现了8英寸SiC工程批的顺利下线。三安半导体则拥有从粉料到长晶-衬底-外延-芯片-封测的SiC全产业链产线,今年将实现通线。南砂晶圆、士兰微等企业也在积极扩产,计划打造全国最大的8英寸SiC衬底生产基地。
在这场半导体革命的浪潮中,SiC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电动汽车作为SiC最大的应用市场,正在经历从400V到800V的母线电压升级,SiC器件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除了汽车之外,SiC器件还在光储系统、AI数据中心等领域持续拓展新的应用。英飞凌科技推出的2000V碳化硅MOSFET产品,为光储系统提供了更高的电压和效率选择;国内厂商泰科天润和基本半导体也在积极布局2000V SiC MOSFET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随着8英寸SiC产能的逐步落地和SiC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SiC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的这场宽禁带半导体革新风暴,将引领半导体行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半导体革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