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电子系统中,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是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精确测量和控制的关键环节。这些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声音、光强等,通常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在,而数字系统只能处理数字信号。因此,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一过程由模数转换器(ADC)完成。当数字信号从
ADC 芯片输出后,如何准确读取这些数字量,成为了构建高效可靠信号采集系统的重要问题。
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的基本架构通常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ADC
芯片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传感器负责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往往比较微弱,且可能包含噪声和干扰,因此需要信号调理电路对其进行放大、滤波、电平转换等处理,以满足
ADC 芯片的输入要求。ADC 芯片则将经过调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提供基础。
当数字信号从 ADC 芯片输出后,常见的读取数字量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微控制器读取
微控制器(MCU)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的芯片,在信号采集系统中应用广泛。大多数微控制器都具备与 ADC
芯片进行通信的接口,如串行外设接口(SPI)、集成电路总线(I2C)或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等。
以 SPI 接口为例,它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在与 ADC 芯片通信时,微控制器作为主设备,ADC 芯片作为从设备。微控制器通过 SPI
接口向 ADC 芯片发送控制指令,启动转换过程。当 ADC 转换完成后,会通过 SPI
接口将数字量传输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接收到数字量后,可以对其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在一个温度采集系统中,微控制器通过 SPI 接口与 ADC 芯片相连,定期读取
ADC 转换后的温度数字量,并根据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报警或控制相应的加热、制冷设备。
二、使用专用接口芯片读取
除了微控制器,还可以使用专用的接口芯片来读取 ADC
芯片输出的数字量。这些接口芯片通常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丰富的功能。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FPGA 是一种可重构的逻辑器件,具有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和丰富的逻辑资源。通过在 FPGA 中编写相应的逻辑代码,可以实现对 ADC
芯片的精确控制和数字量的快速读取。FPGA 还可以对读取到的数字量进行实时处理,如数字滤波、数据压缩等。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利用 FPGA
的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可以同时采集多个 ADC 通道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传输。
CPLD 也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与 FPGA 相比,它的逻辑资源相对较少,但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成本。CPLD 同样可以通过编写逻辑代码来实现对 ADC
芯片的控制和数字量的读取,适用于一些对成本和功耗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在一些简单的工业控制领域,使用 CPLD 读取 ADC
数字量,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能够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同时降低成本。
三、借助计算机接口读取
在一些对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如科研实验、数据分析等,常常需要将 ADC 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此时,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接口来读取
ADC 芯片输出的数字量。常见的计算机接口有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太网接口等。
通过 USB 接口读取数字量时,需要使用 USB 转串口芯片或 USB 转 SPI 芯片等,将 ADC 芯片的数字信号转换为 USB
接口能够识别的信号格式。计算机通过 USB 驱动程序与这些芯片进行通信,实现对 ADC 数字量的读取。以太网接口则适用于需要远程传输数据的场景,通过网络将
ADC 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方便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在智能电网监测系统中,分布在各个变电站的 ADC
采集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的监控中心计算机,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在制作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时,数字信号从 ADC
芯片出来之后,有多种读取数字量的方式可供选择。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成本预算、功耗限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确保数字量的准确读取和可靠传输,为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以及数字量读取技术也将不断进步,为各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