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计量出席人工智能赋能先进制造业技术论坛

2025-04-18

核心导读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大量的制造业,涉及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近年来,广东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算法,突破传统检测瓶颈,推动“制造”向“智造”跃迁,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智力支撑。

4月15日下午,由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与广电计量联合主办的 “AI 新动能 智造新生态——人工智能赋能先进制造业技术论坛” 在广电计量科技产业园举办。来自大湾区及全国智能装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 120余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议题展开交流,共同探讨 “AI+制造”创新生态构建路径。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崟,广电计量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明志茂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倪夙、广州市制造业协会秘书长吴有辉、广电计量副总经理陆裕东出席会议。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崟致辞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协会作为省内唯一的省级人工智能协会,持续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搭建政产学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未来期待与广大产业伙伴携手合作,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新模式、新场景,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

广电计量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明志茂致辞表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具、新体系、新生态。广电计量愿竭诚为制造业升级服务,与协会、高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打造“AI+先进制造”新生态,共同点亮智能制造的“质量灯塔”。

布局新质生产力

提升“数智化”检验检测水平

论坛上,广电计量发布“数智赋能检验检测、空天信息、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五大产业技术平台,全面展示其在人工智能与垂直领域的融合成果。平台将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低空经济、集成电路芯片、商业航天及卫星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重点建设,布局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依托深度学习、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研制AI+检验检测新标准,开发智能化测试新工具,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计量检测新体系和新生态。

论坛同期发布广电计量“揭榜挂帅”项目——先进集成电路可靠性评价技术数智化转型专项。项目旨在联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产业链各方力量,聚焦先进集成电路数字孪生建模、人工智能光模块、宇航级芯片、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宇航元器件等方向的尖端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共同为半导体自主可控贡献技术力量,助力中国“芯”在全球竞争中不断崛起。

干货满满 共话AI质检新未来

论坛特别邀请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作政策解读,邀请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所、中科曙光等知名高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大数据分析、智能装备管理、数智化检测等等前沿议题和研究成果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分享产业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的经验。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正成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展望未来,在技术创新与生态融合的双重赋能下,粤港澳大湾区有望率先突破“智能制造”关键瓶颈,为全国产业升级提供“湾区样本”。广电计量将以“五大技术平台”为支撑,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检验检测”的深度融合,与合作伙伴一道破解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共性难题,助力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AI+先进制造”产业高地。

在人工智能领域,广电计量构建了覆盖“芯片-算法-系统-装备”全链条的综合服务体系。在芯片测试与分析方面,可为人工智能芯片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服务,覆盖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并牵头建设工信部“集成电路应用验证平台”,构建多场景应用测评体系及数据库,助力解决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难题;在人工智能及人机工效测评方面,可为人工智能系统软件提供涵盖算法验证、安全评估及可靠性测试等全流程服务,并针对医疗影像、自动驾驶等场景实现软硬件协同可靠性测试 ;针对智能无人装备,建立涵盖算法性能、数据质量及安全性的测评体系,为智能化无人装备的算法可信认证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广电计量还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参与发布国内首个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化发展倡议,并作为副主编单位参编《AI安全大模型技术指南语料库》团体标准;联合广东人工智能工业协会、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委员会等开展标准立项、编制等工作。同时持续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入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作为理事单位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合作,联合上下游企业及科研机构,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