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港股IPO破局:人形机器人+AI设备拓新赛道减"苹果依赖"

2025-04-23

近期,国内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蓝思科技计划在港股上市,已递交上市申请。蓝思科技另一个被业内人士熟知的身份是“果链龙头”。

蓝思科技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全球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行业的品牌公司提供结构件、模组和整机组装。其结构件和模组是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和要求专门设计和制造的,用于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汽车和座舱、智能头显和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慧零售设备等其他智能终端。

蓝思科技行业内首批承接人形机器人及AI眼镜/XR头显等新兴终端市场关键核心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的企业之一。在2025年1月,蓝思科技交付了第一批人形机器人。

只不过目前来自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终端市场的极少收入。蓝思科技预测,基于这些市场的预期发展,未来来自这些新兴终端市场的收入将在未来增长。

在营收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约为466.99亿元、544.91亿元、698.97亿元人民币,2023年及2024年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7%和28.3%。同期,年度利润约为25.20亿元、30.42亿元、36.77亿元人民币,2023年及2024年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7%和20.9%。

蓝思科技港股IPO破局:人形机器人+AI设备拓新赛道减

图:蓝思科技业绩情况


分业务来看,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依旧是蓝思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的总营收占比达到82.6%,实现了577.54亿元的收入,蓝思科技预计该业务在未来将依旧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其整机销量从2023年的14.6百万台增加至2024年的20.1百万台,整机的平均售价也增加了30.9%。与此同时,由于受产品新性能或融入AI等新技术的升级需求驱动,结构件及模组相关收入也在2024年同比增加了29.4%。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是其第二大业务,总营收占比为8.5%。2018年,蓝思科技正式将业务拓展至智能汽车行业,2022年、2023年、2024年,该业务保持增长趋势,收入分别约为35.8亿元、49.9亿元、59.35亿元。其中,中控屏幕及智能B柱等高价产品的订单量也进一步增加,带动了智能汽车座舱类的架构件及模组的平均售价上升。

2024年,来自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营收为34.88亿元。其中,智能手表需求的增加带动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的结构件及模组销量上升,2024年达到110.6百万件,2023年时仅为67.2百万件,同比增加了64.6%。

蓝思科技港股IPO破局:人形机器人+AI设备拓新赛道减

图:蓝思科技分业务营收情况


在前五大客户方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388.78亿元、人民币452.8亿元和567亿元,分别同期总收入的 83.3%、83.1%和81.1%。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我们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331.3亿元、315亿元和345.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71.0%、57.8%和49.5%。

从蓝思科技近年来的布局可以看到,公司正在试图通过布局AI设备和人形机器人等相关新兴市场来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由此降低对苹果等单一客户以及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单一业务的依赖。

为了保持技术竞争优势,蓝思科技不断增加研发,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05亿元、23.17亿元、27.85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4.5%、4.3%、4%。据了解,蓝思科技还开展专注于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领域的创新研发活动,例如视窗防护玻璃的CNC加工、离子交换强化玻璃、镀膜技术等。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