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弯弯)近日,国产半导体企业相继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包括格科微、思特威、兆易创新、英集芯、澜起科技等,多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上涨,如格科微、英集芯、兆易创新、思特威等,净利润增长均超200%,最高超2000%。半导体企业业绩向好,除了手机、PC等市场呈现复苏信号之外,还在于近些年来国内半导体企业拥抱高端市场,各家公司推出的高端芯片逐渐带来业绩增长。
半导体企业净利润增长超2000%
格科微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7,065.66万元,同比增长4.54%。
该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报告期内消费市场复苏,公司高像素芯片产品出货量增
加所致。2024年,格科微1,300 万及以上像素产品的收入超过 15 亿元,占手机 CIS 产品业务约 40%,高像素产品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3,2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产品更新迭代,产品搭配单帧高动态 DAG HDR 技术,预览、拍照、录像时,均能以更低功耗输出明暗细节丰富、无伪影的影像;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产品量产出货,产品基于格科微已经量产3,200 万像素图像传感器的单芯片高像素CIS架构,通过独特的FPPI技术,创新的电路设计实现了逻辑与像素同层晶圆制造,最终仅需一片有效晶圆即可实现高像素、高性能产品,公司高端产品收入持续提升,标志着公司创新的单芯片高像素芯片集成技术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
英集芯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3.00%。
该公司表示,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和新兴业务放量,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过去一年,英集芯围绕着“电源管理+信号链”的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双引擎方式,积极把握汽车电子、新能源、PMU 电源管理、智能音频处理、AIoT 等市场机遇,着力研发车规级芯片、新能源芯片、PMU 芯片、AI 电源管理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线,通过公司早期客户积累,实现了研发资源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协同,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
兆易创新最新业绩报告显示,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56 亿元,同比增长2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8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30亿元,同比增长3,660.79%。
该公司表示,2024 年公司继续保持以市场占有率为中心的策略,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不断优化产品成本,丰富产品矩阵,公司多条产品线竞争力不断增强。经历2023年市场需求低迷和库存逐步去化后,2024 年行业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客户增加备货,公司产品在消费、网通、计算等多个领域均实现收入和销量大幅增长。
思特威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 59.68亿元,同比增长108.8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62.76%。该公司表示,过去一年,公司坚持“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三足鼎立发展方向的同时,在各个市场尤其是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深耕,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促进产品销售。
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在智慧安防领域,公司新推出的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有较大的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较为显著;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亦同比大幅上升。
澜起科技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39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59.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10%%。澜起科技是一家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该公司表示,2024 年,全球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回暖,DDR5 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动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销售收入显著增长;同时,公司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开始规模出货,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国产芯片冲击高端市场初见成效
从各家公司年报来看,除了全球手机、PC等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带来业绩增长之外,也在于各家公司冲击高端芯片市场逐渐显现成效。格科微高像素芯片出货量增加带来整体业绩增长,如格科微0.7微米的5000万像素GC50E0实现品牌客户量产出货,2024年12月,vivo Y19s在海外上市,该款手机的后主摄搭载的正是GC50E0。
格科微还将持续推出高像素产品,今年初,该公司就表示推出了两款高性能手机图像传感器:第二代0.7微米5000万像素CIS GC50E1,高帧率HDR 1300万像素CIS GC13B0。GC50E1采用基于 GalaxyCell®2.0工艺平台的0.7微米像素,将相位对焦(PDAF)密度提升至100%,该产品已进入品牌送样阶段,预计今年实现量产。此前该公司还透露,1.0微米50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GC50B2预计预计也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
2024年,英集芯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车规级芯片、新能源芯片、PMU 芯片、AC-DC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并实现量产,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成功研发符合AEC-Q100 标准的车规级车充芯片,并顺利导入国内外汽车厂商,完成规模量产。在新能源领域,依托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公司研发多款集成 MPPT 算法的 DC-DC 芯片产品,显著提升光伏能量转换效率,并实现了该产品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该产品已导入全球领先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和储能系统供应商的供应链体系。
在PMU领域,随着人工智能、5G 通讯、物联网等创新应用终端的快速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对电源管理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更低的功耗、更精准的上电时序控制以及更高集成度的设计。公司持续专注多个PMU项目的研发投入工作,产品广泛应用于4G/5G通信、智能家居、智能电网、AI 服务器等领域。在AC-DC领域,2024年英集芯研发的AC-DC产品已成功通过技术验证,并进入全球一线手机品牌供应链,实现了规模量产。
兆易创新在多个产品线方向持续推出高性能产品,MCU产品线作为其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截至2024年,公司已成功量产63大系列、超过700 款产品。该公司面向数字能源、充电桩、储能逆变、变频器、伺服电机及光通信等应用场景,推出GD32G5系列高性能 MCU产品;面向伺服控制、变频驱动、工业PLC、工业通讯模块、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推出 GD32H75E 超高性能工业互联MCU产品;面向车身域控、远程通信终端、车灯控制、电池管理、车载充电机、底盘应用及直流变换器等应用场景,推出GD32A7系列车规MCU产品。
思特威2024年业绩高增长也受益于高阶像素产品出货量增长,该公司表示,公司成功推出全流程国产化 5000万像素高端手机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国产化,兼具高性能与成本优势。车规级CIS解决方案方面,2024年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已经在比亚迪、吉利、奇瑞、上汽、广汽、零跑、长城、东风日产、江铃、韩国双龙等主车厂量产。
澜起科技2024年业绩大幅增长,一是受益于全球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逐步回暖,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二是受益于AI产业趋势推动,公司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PCIe Retimer、MRCD/MDB 及 CKD)开始规模出货,三款新产品合计销售收入约为4.22 亿元,是上年度的8倍,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写在最后
过去很多年,国内高端芯片严重依赖进口,国内半导体企业多在一些低端市场角逐。近些年,国内企业构建更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的意识越来越强。同时,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手机、汽车,还是其他终端设备,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对更高性能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半导体企业在自身技术积累,及应用市场的推动,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芯片,并逐渐获得市场认可,最终表现出业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