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手机处理器巨头高通宣布,将与沙特阿拉伯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Humain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AI算力芯片。同时,就在前几天的台北电脑展中,高通CEO安蒙(Cristiano Amon)在开幕主题演讲当中正式宣布,高通将进军数据中心市场。
有趣的是,随着小米自研芯片的发布,安蒙还对该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伴随越来越多品牌厂商开始自研芯片,高通又将如何应对?
从放弃,到重启,高通再战数据中心芯片
2014年,彼时在移动领域呼风唤雨的高通宣布要进军服务器市场,打造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为此还专门成立了高通数据中心事业部(QDT),并且就在两年后推出首款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Centriq 2400,采用三星10nm工艺和自研Falkor CPU核心。
这款产品直接对标英特尔Xeon系列,官方宣称其性能优于同代Xeon 8180且价格仅为1/5,该团队人数一度达上千人。还与微软达成合作,通过其10纳米Qualcomm Centriq 2400平台加速新一代云服务发展。
不过当时服务器市场软件生态几乎完全依赖x86架构,而Arm架构在数据中心的应用需要重新编译大量企业级软件,导致客户接受度较低。并且尽管高通宣称性能优越,但实际测试中Centriq与英特尔、AMD产品的差距并不显著。
另一方面,高通当时遭遇了与苹果的全球专利诉讼,以及来自博通的恶意收购。虽然博通的收购被美国政府叫停,但高通为了让股东满意,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财务削减。2018年4月开始,高通裁员了大约1500名员工,服务器业务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最终在2019年彻底放弃了Centriq项目。
直到今年5月13日,高通宣布与沙特阿拉伯AI公司Humain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及云到边缘服务。
根据这份备忘录,高通需要开发和供应最先进的数据中心CPU和AI解决方案,来为HUMAIN AI云基础设施中的数据中心提供支持。两家公司还将与沙特阿拉伯通信和信息技术部(MCIT)合作,在沙特阿拉伯建立高通半导体技术设计中心。
有趣的是,Humain在此前还宣布,将与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和AMD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其AI数据中心中使用它们的芯片。意味着此次的合作,并非是独家,高通还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环境。
在2019年,高通还推出过一款数据中心芯片AI 100,社交媒体巨头Meta测试后发现其性能表现相当出色,每瓦特功耗的计算能力尤为突出。包括在本次宣布正式进军服务器市场,安蒙也表示,高通的DNA便是高性能、低功耗。
但Meta对高通提供的配套软件成熟度存疑,怀疑其能否在长期任务重稳定发挥芯片的最大性能,最终只能放弃。不过Meta的拒绝并不意味着AI 100芯片彻底失败,工业富联成为该芯片首个公开的客户,其将AI 100应用于分析交通和安全监控视频流的服务器中,证明了高通芯片具备实际应用场景的潜力。
扩展应用边界,无惧品牌商造芯
从高通2014年尝试进入到服务器芯片领域就能看到,高通并不满足于只在手机芯片市场中纵横捭阖。除了在服务器芯片领域尝试外,在2023年,高通推出了其第一代AI PC芯片骁龙X系列,采用的是其收购的Nuvia公司自研Oryon CPU内核。
高通对该芯片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在未来五年拿下全球30%-50%的非x86 Windows PC市场。但事与愿违,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基于高通骁龙X系列芯片的PC出货量为72万台,仅占整个PC市场的0.8%的份额,在Windows PC市场的占比不到1.5%。
原因主要在于软件未优化或缺乏优化、兼容性问题以及产品价格较高等因素导致,以至于此前的英特尔临时CEO米歇尔公开表示,基于高通骁龙X Elite平台的PC面临着高退货率的问题。
为此,安蒙也不得不调低了骁龙X系列在PC市场中的预期表现。安蒙给出的最新目标是,在2029年高通在PC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2%,并带来40亿美元的营收。
相比之下,高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十分亮眼,2024财年,高通汽车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大涨87%,连续四个季度创历史新高。2025财年第一季度,高通汽车业务营收达到9.61亿美元,同比增长60.7%,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在在2024年1-8月,高通以近235万颗装机量和66.7%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座舱域控芯片市场第一位。由于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相似,都属于不插电、高性能与低功耗的移动装置,因此技术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目前高通公司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预期将成为高通下一个增长领域。
不过在服务器、AI PC市场发展仍不明显的情况下,高通在手机芯片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近日,小米官宣了自研3nm旗舰手机SoC芯片玄戒O1,预计将在小米15S Pro系列中首发搭载。一旦玄戒O1在市场中大获成功,或许将动摇高通与小米的合作。
对此,安蒙表示,目前仍然与小米有着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高通骁龙芯片目前也应用在小米旗舰机型中,未来也将会继续应用。如果算上小米的话,目前可以看到市场中包括苹果、三星、华为等头部手机企业都已经推出了自研的手机SoC芯片,好处在于可以让性能、功耗上进行独特的优化,让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还能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不过,自研芯片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全部采用自家的芯片。例如三星自研了Exynos系列SoC,但高通仍然是三星旗舰机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华为推出的畅想系列,仍然在采用高通芯片,尽管这些芯片不支持5G。
但是,随着小米未来在手机芯片领域的进一步发力,可以预计,小米在高通中的订单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导致高通的营收变动。这也将进一步推动高通向着手机领域以外的场景发展。
写在最后
根据财报,高通在2024财年(截至2024年9月29日)总收入为389.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13亿元),同比增长8.77%。其中,第四季度营收10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到了2025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24年12月),实现营收116.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手机业务增长13%,汽车业务增长60.7%,物联网业务增长36.1%。而手机芯片业务占比达56%,较2024年同期增长6%,主流与入门级产品需求增加。
可以看到高通仍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高通有46%营收来自中国,高度依赖中国手机厂商及5G网络建设。一旦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将导致高通营收大受影响,而那些新兴市场,例如印度、东南亚的拓展仍需要时间。并且随着中国本土芯片厂商的崛起,其在中低端市场份额将被遭受挤压。因此,选择在产品领域上进行进一步扩展,成为高通未来稳健经营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