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波动与不确定性时,多个细分领域的半导体芯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存储器和传感器等,均面临着价格下调和加速去库存的压力。这一动态不仅牵动了整个产业的神经,也对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环节构成了显著影响,导致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态势。
近来,业界瞩目焦点落在了晶圆制造领域的领航者——台积电,以及芯片设计巨头联发科,还有封装测试行业的龙头——日月光,皆相继披露了其六月份乃至第二季度的营收报告,这一动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在六月期间,台积电的合并营收达到了惊人的新台币1,758.74亿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396.2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8.5%,创下了历史记录;然而,相较于上个月,环比则出现了5.3%的轻微下滑。
依据上半年的报告,台积电实现了新台币1.252万亿元的历史性营收成就,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9.6%。在第二季度,公司继续展现出强劲的表现,实现营收新台币5341.4亿元,实现了环比高达8.8%的增长,远超预期的176亿至182亿美元区间。这一亮眼业绩主要得益于新台币汇率的相对走低,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财务表现。
近期,业内有报道揭示,包括苹果、AMD与英伟达在内的台积电三大合作伙伴已对其订单做出相应调整,这一动态引发了业界对台积电可能面临需求缩减的关切。针对此信息,台积电则秉持专业态度,拒绝评述市场预测及具体客户事务。
依据Trend Force集邦咨询于七月的评估,鉴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期表现疲软,预估在今年下半年内,7纳米及6纳米工艺制程的晶圆产能利用率有望调整至95%至99%区间,而5纳米与4纳米工艺制程则将大致保持在接近满负荷的状态。
正如预期的那样,半导体巨头台积电已宣布其计划于7月14日举办财报说明会,届时将详述第二季度的财务表现,并向市场分享其未来的业务规划。这一消息在行业内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其中对台积电全球产能扩张的战略和3纳米工艺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等问题,更是成为了业界人士热议的焦点。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在六月份的营收达到了惊人的新台币510.2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实现了6.85%的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公司自身的历史最高纪录,也标志着其在市场上的持续稳健增长和卓越表现。
在2022年的上半段,联发科的总营业收入达到了令人瞩目的3,984亿4千万新台币,相比前一年同期实现了显著的27.7%的增长幅度。第二季度单季营收则攀升至1,557亿2千零90万新台币,相较于一季度增长了9.1%,并且较去年同期跃升23.9%,这一成绩不仅超越了既定预测指标,且整体表现持续稳健,充分展现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尽管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环境相对低迷,并且智能手机领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与挑战,联发科对于其长远的业务前景持坚定的信心。联发科技首席执行官蔡力行明确表达了对未来三年运营绩效的乐观预期,预计在此期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将稳定在14%-16%之间。
为了强化市场地位并加速旗舰级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增长,联发科在六月宣布了最新的天玑9000+移动处理器平台。官方声明指出,相较于其前代产品,这款新平台的CPU性能提升幅度达到5%,而GPU性能则显著提高了10%以上。预计搭载这一创新成果的新型智能手机将于第三季度与广大用户见面。
近来,日月光发布了六月份的财务报告,显示当月营收为579.98亿新台币,较上个月增长了7.81%,同比去年则攀升了33.86%。
在上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网站实现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表现,总计收入3048.3亿新台币,年度同比增长23.72%;而在第二季度,我们更是取得了1604.39亿新台币的合并营收成绩,相较于上一季度增长了11.11%,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高达26.4%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封装和测试产能保持在高位,以及SIP业务的持续升温,使得整体运营表现优异,创下较为出色的财务数据。
在六月的运营周期内,日月光投控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营收328.79亿新台币,较上个月增长了3.7%,相较于去年同期则提升了22%的比例。将时间轴延伸至第二季度的整体表现更为亮眼,总营收达到了949.99亿新台币的里程碑,相较前一季度增进了13.1%,与去年同时期相比,则是实现了20.3%的增长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月光投控在封装服务方面维持了极高的产能利用率,第二季度的晶圆凸块产能稼动率保持满载状态。整体封装业务稳定运行在80%-85%的高效区间内,而测试环节同样表现优异,其稼动率亦稳定于80%以上水平,充分展现了公司在技术实力与运营效率上的卓越成就。
日月光投控宣布其年度增长目标保持不变,汽车领域的产品需求势头预计将贯穿数个年头,公司乐观预测今年的收入将有望达到十亿美元的里程碑。
在系统级封装业务上,我们正不断拓展客户基础并扩大合作伙伴关系。凭借新客户的成长推动,我们有理由期待实现营收突破五亿美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