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拒绝、华为万人研发,激光雷达为何成为风暴中心?
近日,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第十二届 汽车 蓝皮书论坛上透露,华为目前有1万多人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在短期内开发出100线激光雷达,且未来将实现让激光雷达成本降至200美元,甚至100美元。
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业界广泛讨论。
近年来,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马斯克将其贬到一无是处,而华为却突然高调进军激光雷达市场。在各方阵营势力不断加强之下,关于“激光雷达 or 摄像头”的争论是否快要得出答案?
我们拭目以待!
成本仍是激光雷达主要挑战
作为自动驾驶 汽车 的“眼睛”,激光雷达是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由于其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等优质特性,对于自动驾驶 汽车 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
几乎所有自动驾驶赛道上的传统巨头与 科技 新贵都将激光雷达视为成功的必要条件,目前,谷歌、百度、奥迪、福特、宝马等企业都在逐渐使用激光雷达的感知解决方案。
据悉,激光雷达可以分为两大类:机械式和固态激光雷达。而车载激光雷达的主流仍是机械式激光雷达,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的原因,激光雷达迟迟没有在 汽车 领域大规模应用。因此,部分企业选择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以实现盈利。
据市场研究机构Yole预计,用作自动驾驶功能的激光雷达市场将在未来5年来飞速增长,以年复合增长率超100%的速度上升,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而激光雷达在更成熟的地形测绘市场,将会以6%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5年市场规模达13亿美元。到2025年,Yole预计每100辆私人 汽车 中,就能找到3辆是装载激光雷达的。
庞大的市场规模面前,行业卡位战已经打响。国外激光雷达市场中,除了巨头Velodyne,还有Quanergy、Luminar、Innoviz、AEye、LeddarTech、Ouster等,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开始进入;在国内激光雷达市场中,除了禾皮激弯赛 科技 、速腾聚创、Livox等,华为、博世等消费电子和 汽车 零部件巨头的首批激光雷达产品,也将在2020年密集落地。
毫米波雷达成为激光雷达最大的"威胁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光雷达饱受争议之时,另一个 汽车 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正在通过不断提升的高分辨率成为了激光雷达最大的威胁者。
事实铅举上,毫米波雷达早在上个世纪就已被运用到了高端车型身上,技术成熟、性价比高是其代名词。更重要的是,与激光雷达在雨雪雾极端天气之下罢工不同,毫米波雷达就不会受到影响。这些综合因素,是业界人士认为毫米波雷达有望燃闷成为黑马的原因之一。
据悉,毫米波雷达已经成功斩获多家造车企业的芳心,奔驰、奥迪、沃尔沃等传统豪华车企以及小鹏、奇点 汽车 等造车新势力都在车型身上配备了毫米波雷达。
随着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速度的加快,未来传感器以激光雷达还是毫米波雷达占据主流,亦或是特斯拉看好的纯视觉方案成为主导?市场将会给出答案!
微波雷达感应LED灯管现在的市
价格是很混乱的,产品质量大有不同。当然你要找车库雷达灯管的话,来自建议您还是找深圳迈睿科技的
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还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先进些?它们的区别在哪?希望知道的给我解下惑!!!
有源相控阵雷达更加先进一些。
其实基本上可以吧有源相控阵雷达看成是无缘相控阵的天线阵列
无源相控阵雷达仅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发射机产生的高频能量经计算机自动分配给天线阵的各个辐射器,目标反射信号经接收机统一放大(这一点与普通雷达区别不大)。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辐射器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每一个组件都能自己产生、接收电磁波,因此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都比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较大的优势。正因为如此,也使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昂贵,工程化难度加大。但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功能上有独特优点,大有取代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趋势。 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的难点在于发射/接收组件的制造上,相对来说,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难度要小得多。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功率、效率、波束控制及可靠性等方面不如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在功能上却明显优于普通机械扫描雷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折中方案。因此在研制出实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之前,完全可以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作为过渡产品。而且,即使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以后,无源相控阵雷达作为相控阵雷达家族的一种低端产品,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