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在氧化镓功率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05-27

在能源、信息、国防以及轨道交通与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演进之中,对高性能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需求日益增强,特别是对于高耐压性、低损耗性能以及大功率处理能力的器件,这预示着未来技术发展的明确趋势。

氧化镓作为新兴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其独特的特性使其极具潜力。拥有宽禁带和出色的抗极端环境表现,氧化镓为未来的功率器件领域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很可能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并发挥关键作用。

在探索并推进氧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化进程中,我们面临了诸多挑战,诸如边缘峰值电场的抑制和增强型晶体管的有效实现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性能器件的发展构成了障碍。

为了克服这些技术瓶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的研究团队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通过创新性的方法论和严谨的实验设计,在氧化镓功率电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们正逐步解决在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关键难题,并为进一步推动氧化镓器件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这些努力不仅推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还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它们也激发了行业内的创新活力和合作动力,促进了一种协同发展的生态,加速了高效率、高性能氧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商业化进程。这一系列进展不仅是对科技前沿的一次大胆探索,也是对实际应用的一项重要贡献,预示着未来在该领域内有望实现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鉴于当前在氧化镓中实现P型掺杂仍面临挑战性障碍,以及由此导致的同质PN结难以构建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氧化镓二极管器件的发展和应用。特别地,缺乏有效的策略以减小阳极边缘的峰值电场增强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突破这一瓶颈,考虑使用其他合适的P型材料与氧化镓形成异质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可行且具前瞻性的路径选择。NiO作为P型半导体,凭借其显著的禁带宽度和可控掺杂特性,目前被视为一个极具潜力的选择对象。通过结合这些优势,有望构建出性能更为优越、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的氧化镓二极管器件,进而推动相关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

基于先前对NiO生长技术及异质PN结构的研究成果,该团队精心设计了一种集束终端扩展结构,并针对性优化了热处理工艺流程。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策略,成功研制出了兼具高压耐受性和高温适应性的氧化镓异质结二极管。所采用的JTE设计理念旨在有效减轻NiO与Ga2O3界面处的电场集中现象,进而显著提升器件的整体击穿电压性能。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则能够大幅度降低异质结构在反向偏压下的漏电流问题,同时增强其电流开关能力,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电子流控功能。

以网站编辑的身份,我精心挑选了以下句子来增强表达:

在这片领域中,我们有幸探索了一款新型器件的卓越性能,其导通电阻低至2.5毫欧厘米²,在室温下展现出惊人的2.66千伏击穿电压。更令人瞩目的是,这款设备的功率品质因数达到前所未有的2.83吉瓦每平方厘米。即使在极端温度挑战如250°C下,它依然能维持稳定的1.77千伏击穿电压,展现出卓越的高温阻断特性——这标志着该领域首度报道出如此优异的高温击穿性能。这一突破性成就,无疑为相关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与边界。

中科大在氧化镓功率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https://ic.work/) 推荐 第1张

▲图1.结终端扩展NiO/β-Ga2O3异质结二极管截面示意图和器件关键制造细节,与已报道的氧化镓肖特基二极管及异质结二极管的性能比较

作为专注于优化提升的专业网站编辑,我深知在表述技术细节时追求简洁、优雅与高级的重要性。因此,在解析增强型晶体管与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区别时,我会采用更为精准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增强型晶体管具备误开启自保护功能,并能在单电源供电的条件下发挥卓越性能,这使其在功率应用领域中成为首选器件。然而,由于氧化镓P型掺杂技术尚不成熟,当前所用场效应晶体管多为耗尽型,而非理想的增强型结构。传统的增强型设计往往在提升自保护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开态电阻显著升高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导通损耗,还可能影响整体性能稳定性与效率。

在此背景下,优化与改进成为了寻求更优解决方案的关键路径。我们应聚焦于研发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克服增强型结构设计的挑战,通过创新工艺和材料选择,降低开态电阻的同时保障自保护功能的可靠性。这不仅需要深入的技术研究,还要求对现有设计进行精细调校和优化,以实现功率应用中晶体管性能的全面升级与突破。

这样的表述方式不仅传达了专业信息,同时在语言上追求了美感与高级感,使得受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技术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创新精神。

基于先前对强化型晶体管的创新性构想,该研究团队在原有的设计框架内,巧妙地融入了宽禁带半导体材料P型NiO,并与槽状结构相融合,从而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了氧化镓强化型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这一突破不仅拓展了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还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器件的性能指标。通过这种策略性集成和设计优化,实现了对现有技术的有效升级,展现了在半导体领域中的前瞻性和创新力。

该器件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指标,包括达到0.9伏特的阈值电压、具备低至73毫伏/十进制的亚阈值摆幅、以及高达14.8毫西门斯每毫米的器件跨导能力。其器件回滞特性几乎为零,这充分证明了其优秀的栅极控制性能。同时,该器件的通路电阻表现优异,仅为151.5欧姆·毫米,而击穿电压则达到了980伏特的高度,这些特征共同体现了其在技术应用中的卓越稳定性和高效能。

中科大在氧化镓功率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https://ic.work/) 推荐 第2张

▲图2.基于异质PN氧化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示意图及工艺流程图,不同漏极偏压的转移特性,输出特性曲线,与击穿特性曲线。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