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蓝牙耳机哪个好
哪款蓝牙耳机性价比高?音质好,最好有降噪
性价比高的蓝牙耳机,音质好?题主如果不知道怎么选可以参考一下我下文推荐的四款,都是高性价比的蓝牙耳机,音质也很不错。
一、南卡小音舱蓝牙耳机
售价:299
蓝牙:5.3
性价比指数:五颗星
网友推荐指数:五颗星
综合推荐指数:五颗星
NANK南卡作为深耕音频领域十多年的老牌子,出品的南卡小音舱综合品质仅需要两百元的价格就能得到千元蓝牙耳机的体验感和配置,性价比可谓一绝。南卡小音舱采用最新的蓝牙5.3芯片,使得信号传输更稳定、连接速度更快,并且有着长达20米的连接距离,在使用中非常方便。耳机以旋转开盖的方式搭配半入耳式设计,单耳仅3.1g,不仅好看好玩,戴起来还十分舒适。耳机在音质上的表现也是不俗,耳机采用智能SupersoundOS声学系统,可以呈现更多的音乐细节,达到原音重现效果。并且,南卡小音舱采用SuperBass高品质扬声器,内置13.3mm复合高分子钛膜喇叭,音场更开阔,声音品质更高。耳机还采用南卡Gamemode低延迟处理技术,延迟低至45ms,并且可以降低85%的声音延迟,游戏体验直接拉满!最后,耳机还有着IPX5级防水,日常户外运动也无惧雨水、汗水的侵扰。
二、JBLT280TWSX2蓝牙耳机
售价:299
蓝牙:5.3
性价比指数:四颗星
网友推荐指数:三颗星
综合推荐指数:四颗星
JBLT280TWSX2真无线蓝牙耳机采用12mm动圈单位,可以轻松驾驭多种音乐风格,为耳销腊朵带来澎湃震撼的听觉体验。耳机相较于之前的几款,在低音的呈现上会更好,可以带来澎湃低音。耳机在外观上突破了以往的设计,采用带有金属质感的触控柄,看起来很有光泽,也更显年轻化。耳机采用半入耳式设计,单厅敏耳重3.4g,佩戴稳固舒适。此外,耳机采用最新的蓝牙5.3芯片,信号传输更稳、更快。耳机的总续航长达24小时,满足日常使用不是问题。
三、万魔舒适豆ComfoBuds2蓝牙耳机
售价:259
蓝牙:5.2
性价比指数:四颗星
网友推荐指数:四颗星
综合推荐指数:三颗星
万魔舒服豆ComfoBuds2真无线蓝牙耳机采用最新的蓝牙5.2技术,数据传输更加稳定,而且还具备超低延时的特性。这款耳机机身小巧,重量仅为4.3g,电池仓也更加精巧,随身携带无负担。耳机内置13.4mm液晶高分子,听感舒适,音质舒展缓和,人声清晰自然,达到更为接近原声的效果。配合手机APP端开启游戏模式,声音延时可降低至90ms,可以为用户带来音画同步的震撼体验。
四、小米Air2S蓝牙耳机
售价:299
蓝牙:5.0
性价比指数:三颗星
网友推荐指数:三颗星
综合推荐指数:三颗星
小米Air2S真无线蓝牙耳机单耳重量约为4.5g,整体比较轻巧,采用了半入耳式的佩戴结构,可以更好地贴合耳道,久戴不闷耳。耳机配载14.2mm的超大动圈单元,声场开阔,低音雄浑扮斗枝,高频温和透亮。采用蓝牙5.0芯片,功耗更低,信号连接也比较稳。耳机的总续航时间约为24小时,对于日常来说还是很满足的了。<br蓝牙耳机什么品牌好啊
现在市面上多数智能手机都取消了3.5mm的耳机孔,为了使用手机自己来进行视频、音乐和游戏的体验,无线蓝牙耳机成为首选,这两年蓝牙耳机出的真不少,从百元到千元应有尽有,小下面分享几款不错得耳机品牌。
一、南卡小音舱蓝牙耳机
音质推荐指数:★★★★★
网友推荐指数:★★★★★
发烧级推荐指数:★★★★★
NANK南卡为钻研音乐领域十余年的国产老品牌,所推出的南卡小音舱就仅以三百不到的价格就获得了现在国际大品牌的千元蓝牙耳机的品质和配置!也正因为南卡一直保持超高的出品水准和创新的研发理念,一直都被誉为“国货之星”。SupersoundOS声学系统和Gamemode低延时处理技术系统就是南卡最新创立研发的技术,使得南卡小音舱整体媲美并超越许多千元蓝牙耳机的实力!
半入耳式设计风格,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不会对耳道产生压迫感,进而不会感到沉闷,听感上也会更加通透。金属防尘罩档次不低。单耳重量仅有3.1g,拿在手中非常轻盈,基本无感,自然也就非常有利于佩戴了,同时久戴异物感也比较轻。搭载了SuperBass高品质扬声器,13.3mm复合高分子钛膜单元,置入了Supersound智能声学系统。柔的纯音乐或是激情的电子乐营造的氛围感很足,这应该就是前面提到的智能补偿音频曲线带来的提升了。低音表现尤为出彩,中音人声饱满,高音细节尽显。
二、漫步者NeoBudsPro蓝牙耳机
音质推荐指数:★★★★
网友推荐指数:★★★
发烧级推荐指数:★★★
主色调是银灰色、黑色,走的是冷酷时尚风。具有6副耳塞,保证了佩戴舒适度,游戏模式延迟低至80ms,在游戏或者追剧时不会有明显延迟感,具备IP54级防尘防水,户外运动不惧粉尘、汗水威胁,搭载三麦克风通话降噪技术,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更好地拾取并增强人声,提高了通话的清晰度。支持主动混合降噪,可达42dB的降噪深度,,关闭降噪单次续航为6个小时,搭配充电盒可以获得24小时。
三、realme真我BudsAir2蓝牙耳机
音质推荐指数:★★★
网友推荐指数:★★★
发烧级推荐指数:★★★
单只耳机只有4.1克的重量,还有S、M、L三种不同型号的硅胶耳套可以选择,佩戴更舒适还不容易掉,采用了新一代蓝牙5.2芯片和双路传输技术,有效降低卡顿、断连等问题,在电竞模式下降延迟降低到只需要88ms,轻松实现音画同步,减少延迟反应的时间。支持ANC主动降噪技术,可达25db,内置了新一代R2智能降噪芯片,它也是集消噪、超低功耗和稳定连接等于一身的,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四、OPPOEncoW51蓝牙耳机
音质推荐指数:★★★★
网友推荐指数:★★★
发烧级推荐指数:★★★
采用全新方形圆角设计,腔体是为耳道结构量身定制的入耳曲线,单只耳机的重量仅有3.9g,轻巧便捷,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觉不适。搭载双TPU复合石墨烯振膜,声音反应比较灵敏,支持蓝牙5.0连接不易断开,支持QI协议的无线充电协议,充电15分钟,听音乐最长可为9小时,机身总续航长达24小时。
无线蓝牙小耳机哪个品牌好
无线耳机我觉得不能只单看品牌,还要看耳机的质量,就比如说要看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速度,还有蓝牙耳机的音质配置等等问题
无线蓝牙耳机这两年的势头的确非常大,以AirPodsPro为首的真无线蓝牙耳机在去年也引领了蓝牙耳机新潮流。蓝牙耳机给我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安静环境,可以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打扰。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学生党的蓝牙耳机
一、南卡A2主动降噪蓝牙耳机(399)
推荐理由:降噪深度40dB,蓝牙5.2连接速度快
在真无线耳机领域,南卡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技术优势,并推出了多系列产品,这款南卡A2无疑也是目前为止最为重磅的产品之一,它搭载着南卡专属的降噪芯片;音质上还使用千元级耳机才会使用到的13mm大单位动圈和高分子复合振膜。
当然南卡A2完美音质的展现还离不开优秀的降噪技术,其内置南卡专属的降噪芯片,还有AI自适应降噪技术。南卡A2在开启降噪后,降噪深度最高可达40dB,即使在早、晚高峰的地铁里,也丝毫感受不到周围嘈杂人声,强劲降噪技术也能使得音质更加纯真、干净,从而营造一个低失真的剧场般音质氛围。
二、GalaxyBuds+蓝牙耳机(499)
推荐理由:外形时尚可爱,佩戴舒适
GalaxyBuds+的外观看起来非常的舒适,颜色非常柔和,佩戴起来不会显得浮夸,也不会突兀。
三星GalaxyBuds+支持蓝牙5.0技术,可同时连接到多个设备。生态系统锁定对于体验耳机中的最佳声音至关重要。三星GalaxyBuds+带来全新的双向动态扬声器系统和增强型驱动,再加上专业AKG调校技术,具有更好的高音和低音性能。
三星GalaxyBuds+在续航上做了很大的改进,耳机一次充满电可连续播放11个小时,配套充电盒满电状态下可将播放时间延长至22小时。充电盒可以通过Type-C接口充电,另外还具有无线充功能。
三、声阔SoundcoreLifeP3蓝牙耳机(499)
推荐理由:超长续航时间,降噪深度35dB
声阔SoundcoreLifeP3打开耳机盒就能看到耳机了,这款耳机的自重为4.9g,非常轻,磨砂+光亮金边饰条,设计感很不错。
声阔超能小彩蛋有着35分贝的降噪深度,对于很嘈杂的高铁车厢环境来说,效果当然立竿见影。除此之外,主动降噪耳机比较难避免的耳压感也控制得不错,我坐地铁+高铁使用了差不多3小时也没有出现不适的情况。
LifeP3在续航方面,单耳机开降噪也有6小时续航,如果关闭降噪则是有差不多7小时。配合充电盒可以达到最多35小时的续航,而且除了传统的有线快充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听2小时之外,还支持无线Qi充电。
四、漫步者(EDIFIER)FitPods蓝牙耳机(379)
推荐理由:超高性价比,降噪深度最高可达38dB
FitPods的充电盒改用了偏修长的椭圆式充电盒,横向展开的盒子既能够保持紧凑,也可以容纳比旧款更大的电池,是个不会破坏观感的设计升级方案。
FitPods这次采用时下旗舰级真无线降噪耳机常见的双反馈麦克风方案,耳机上方附带前馈麦克风,用于收集外部噪声。放置于内侧的反馈麦克风则用于收集耳内的信息,芯片结合两者的信息在调整输出,从而做到更干净的降噪效果。根据官方参数,FitPods能够实现-38dB的降噪深度。
续航方面,FitPods在降噪模式下能够配合充电盒实现4+12h的续航效果,普通模式则可以各加1小时和3小时,达到5+15h的效果。
想买个蓝牙耳机,买哪个品牌的好
现在大多数人出门在外都会选择佩戴上耳机,今天推荐几款音质表现不错蓝牙耳机品牌,下面一起来瞧瞧吧!
一、南卡小音舱蓝牙耳机
耳机重量:3.1g
动圈单元:13.3mm
推荐指数:★★★★★
南卡小音舱采用了圆润的舱体式设计,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或许你都不知道如何打开这款潮酷耳机,只需要轻轻地转动即可弹出耳机本体,取出即可,旋转时有一定的阻尼,并且可以精准的露出耳机本体,明显是经过细微的设计的,让用户仪式感满满。
单只耳机重量仅有3.1g,拿在手中基本无感,非常轻盈,并且,南卡小音舱蓝牙耳机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佩戴舒适且轻巧,戴时间久了,耳朵也不会疼,稳固性也不赖。配备了13.3mm大尺寸动圈单元,以及复合高分子钛振膜,歌曲的高中低音层次分明,高音高亢通透、低音低沉浑厚,对人声、乐器的演绎更加的淋漓尽致。
并支持ENC高清通话降噪功能,智能消除通话时的外界环境噪音,提高通话时的语音清晰度,最新的蓝牙5.3技术,连接更加稳定,通话更清晰,哪怕是你说话声音小都能让对方听到你说话的内容,再也不用戴着耳机对着空气大声说话了,另外在玩射击类的游戏时优势也很明显,低延迟带来更好的沉浸感,让你成为全场的mvp。
二、FIILkey蓝牙耳机
耳机重量:3.7g
动圈单元:13mm
推荐指数:★★★★
单个耳机的重量约3.7克,小巧轻便,适合长时间佩戴,内置13mm大动圈镀钛振膜单元设计,配合FIIL官方APP一起使用,还能解锁3+12段的音效设置,凭借着最新一代蓝牙5.3技术,不仅具备连接更快更稳的特点,并且延迟更低、功耗减少,通过ENC双麦通话降噪技术,确保通话清晰流畅,左右耳单独使用时也能正常交流。
三、OPPOEncoPlay蓝牙耳机
耳机重量:3.75g
动圈单元:12mm
推荐指数:★★★
单耳重量仅为3.75g,整体比较小巧圆润。耳道结构贴合耳朵轮廓,佩戴牢固,音质上,搭载12mm的动圈单元,支持AAC、SBC音频编解码。还原更多的音质音效,听歌效果不错,支持5.2蓝牙版本,连接稳定,可以达到最低延时低至47ms,全链路延时最低94ms,玩游戏追剧不错。听歌续航可达4小时,配合充电盒续航达16小时。
四、漫步者lollipodsmini蓝牙耳机
耳机重量:4.1g
动圈单元:13mm
推荐指数:★★★★
符合人体工学的短杆半入耳设计,单个耳机的重量是4.1g,内置13mm大尺寸液晶高分子复合振膜,即使是半入耳,也可以让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听到澎湃的低频声音。并且左右耳可同步音乐与通话,也可分别独立使用。通蓝牙V5.1芯片,传输流畅,连接更加稳定,单次续航为4个小时,充电仓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大约可使用22个小时。
哪款蓝牙耳机好?戴着舒服耳朵不会难受的推荐下?
相对于真无线蓝牙耳机来说,半入耳式蓝牙耳机戴着会比较舒服,戴久了耳朵也不会很难受。下面,我来给题主分享几款好用的戴着舒服的蓝牙耳机,可以当个参考哦。
一、南卡小音舱蓝牙耳机
售价:299
蓝牙:5.3
延迟:45ms
发声单元:13.3mm
单耳重量:3.1g
推荐指数:★★★★★
首推的这款南卡小音舱是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王,其以,仅三百的价格却有着千元级别的配置而受到不少用户的喜爱。首先,耳机采用最新的蓝牙5.3芯片,使得信号传输更稳、延迟更低、抗干扰性更强、耗能更低,在使用上会更便捷。其次,耳机在音质上的表现也是不俗,采用SuperBass高品质扬声器,内置13.3mm复合高分子钛膜喇叭,使得音场更开阔,声音品质更高,对于音乐细节的把握更详尽,清晰。此外,耳机采用南卡Gamemode低延时处理技术,延迟低至45ms,近乎无感,音画同步,游戏体验直接拉满。最后,耳机采用人体工学原理的半入耳式设计,单耳3.1g,在佩戴上会更贴合人耳,更舒适。耳机还有着IPX5级防水,在户外运动时可以更自如,无惧汗水、雨水对耳机造成侵扰。
二、JBLT280TWSX2蓝牙耳机
售价:299
蓝牙:5.3
延迟:60ms
发声单元:12mm
单耳重量:3.4g
推荐指数:★★★★☆
JBLT280TWSX2真无线蓝牙耳机采用12mm动圈单位,可以轻松驾驭多种音乐风格,为耳朵带来澎湃震撼的听觉体验。耳机相较于之前的几款,在低音的呈现上会更好,可以带来澎湃低音。耳机在外观上突破了以往的设计,采用带有金属质感的触控柄,看起来很有光泽,也更显年轻化。耳机采用半入耳式设计,单耳重3.4g,佩戴稳固舒适。此外,耳机采用最新的蓝牙5.3芯片,信号传输更稳、更快。耳机的总续航长达24小时,满足日常使用不是问题。
三、FIILKey蓝牙耳机
售价:209
蓝牙:5.3
延迟:130ms
发声单元:13mm
单耳重量:3.7g
推荐指数:★★★★☆
FIILKey蓝牙耳机的外观设计很新颖,像一只小型唱片,采用翻盖式设计,整体看起来还是很精致的。与之前FIIL一贯的设计不同,这款耳机的耳柄处不再是三边长条设计,耳机改成了类似梯形的设计,搭配半入耳的佩戴方式以及单耳3.7g的重量,佩戴上还是很时尚、舒适的。耳机采用蓝牙5.3芯片,连接稳定性以及连接速度还是很不错的。内置13mm动圈单元,频响范围更宽,音质表现更细腻。
四、iQOOTWSAir蓝牙耳机
售价:199
蓝牙:5.2
延迟:94ms
发声单元:14.2mm
单耳重量:3.5g
推荐指数:★★★★☆
iQOOTWSAir蓝牙耳机采用半入耳式设计,单耳3.5g,佩戴上还是很舒适的。耳机充电盒就像鹅卵石,触感以及持握感都很不错。耳机采用14.2mm生物碳纤维动圈单元,音场宽阔,中高频更灵活清晰,低频量感足,音质表现不错。耳机支持游戏模式,游戏模式下延迟可低至94ms,游戏体验还是很不错的。耳机采用了双麦克风AI通话降噪算法,精准锁定声音,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下,依然可以保持清晰通话。
无功补偿有其必要性,但同时也有不好的影响,那么无功补偿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一、按投切方式分类:
1. 延时投切方式
延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静态"补偿方式。这种投切依靠于传统的接触器的动作,当然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专用的,它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延时投切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电容器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这是很危险的。当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如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这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如过量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器,这是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即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下面就功率因数型举例说明。当这个物理量满足要求时,如cosΦ超前且>0.98,滞后且>0.95,在这个范围内,此时控制器没有控制信号发出,这时已投入的电容器组不退出,没投入的电容器组也不投入。当检测到cosΦ不满足要求时,如cosΦ滞后且<0.95,那么将一组电容器投入,并继续监测cosΦ如还不满足要求,控制器则延时一段时间(延时时间可整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直到全部投入为止。当检测到超前信号如cosΦ<0.98,即呈容性载荷时,那么控制器就逐一切除电容器组。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投入的那组电容器组在切除时就要先切除。如果把延时时间整定为300s,而这套补偿装置有十路电容器组,那么全部投入的时间就为30分钟,切除也这样。在这段时间内无功损失补只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将延时时间整定的很短,或没有设定延时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控制器监测到cosΦ〈0.95,迅速将电容器组逐一投入,而在投入期间,此时电网可能已是容性负载即过补偿了,控制器则控制电容器组逐一切除,周而复始,形成震荡,导致系统崩溃。是否能形成振荡与负载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所以说这个参数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整定,要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再考虑补偿效果。
2. 瞬时投切方式
瞬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动态"补偿方式,应该说它是半导体电力器件与数字技术综合的技术结晶,实际就是一套快速随动系统,控制器一般能在半个周波至1个周波内完成采样、计算,在2个周期到来时,控制器已经发出控制信号了。通过脉冲信号使晶闸管导通,投切电容器组大约20-30毫秒内就完成一个全部动作,这种控制方式是机械动作的接触器类无法实现的。动态补偿方式作为新一代的补偿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在很多开关行业厂都试图生产、制造这类装置且有的生产厂已经生产出很不错的装置。当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从性能上、元器件的质量、产品结构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动态补偿的线路方式
(1)LC串接法原理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采用电感与电容的串联接法,调节电抗以达到补偿无功损耗的目的。从原理上分析,这种方式响应速度快,闭环使用时,可做到无差调节,使无功损耗降为零。从元件的选择上来说,根据补偿量选择1组电容器即可,不需要再分成多路。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应该是非常理想的补偿装置了。但由于要求选用的电感量值大,要在很大的动态范围内调节,所以体积也相对较大,价格也要高一些,再加一些技术的原因,这项技术到目前来说还没有被广泛采用或使用者很少。
(2)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容器组的投切开关,较常采用的接线方式如图2。图中BK为半导体器件,C1为电容器组。这种接线方式采用2组开关,另一相直接接电网省去一组开关,有很多优越性。
作为补偿装置所采用的半导体器件一般都采用晶闸管,其优点是选材方便,电路成熟又很经济。其不足之处是元件本身不能快速关断,在意外情况下容易烧毁,所以保护措施要完善。当解决了保护问题,作为电容器组投切开关应该是较理想的器件。动态补偿的补偿效果还要看控制器是否有较高的性能及参数。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控制器要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时间,准确的投切功率,还要有较高的自识别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补偿效果。
当控制器采集到需要补偿的信号发出一个指令(投入一组或多组电容器的指令),此时由触发脉冲去触发晶闸管导通,相应的电容器组也就并人线路运行。需要强调的是晶闸管导通的条件必须满足其所在相的电容器的端电压为零,以避免涌流造成元件的损坏,半导体器件应该是无涌流投切。当控制指令撤消时,触发脉冲随即消失,晶闸管零电流自然关断。关断后的电容器电压为线路电压交流峰值,必须由放电电阻尽快放电,以备电容器再次投入。
元器件可以选单项晶闸管反并联或是双向晶闸管,也可选适合容性负载的固态接触器,这样可以省去过零触发的脉冲电路,从而简化线路,元件的耐压及电流要合理选择,散热器及冷却方式也要考虑周全。
3.混合投切方式
实际上就是静态与动态补偿的混合,一部分电容器组使用接触器投切,而另一部分电容器组使用电力半导体器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做到优势互补,但就其控制技术,目前还见到完善的控制软件,该方式用于通常的网络如工矿、小区、域网改造,比起单一的投切方式拓宽了应用范围,节能效果更好。补偿装置选择非等容电容器组,这种方式补偿效果更加细致,更为理想。还可采用分相补偿方式,可以解决由于线路三相不平行造成的损失。
4. 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应用方面,选择那一种补偿方式,还要依电网的状况而定,首先对所补偿的线路要有所了解,对于负荷较大且变化较快的工况,电焊机、电动机的线路采用动态补偿,节能效果明显。对于负荷相对平稳的线路应采用静态补偿方式,也可使用动态补偿装置。一般电焊工作时间均在几秒钟以上,电动机启动也在几秒钟以上,而动态补偿的响应时间在几十毫秒,按40毫秒考虑则从40毫秒到5秒钟之内是一个相对的稳态过程,动态补偿装置能完成这个过程。
二、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有三种采样方式,功率因数型、无功功率型、无功电流型。选择那一种物理控制方式实际上就是对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指挥系统,采样、运算、发出投切信号,参数设定、测量、元件保护等功能均由补偿控制器完成。十几年来经历了由分立元件--集成线路--单片机--DSP芯片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其功能也愈加完善。就国内的总体状况,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厂家也愈来愈多,其性能及内在质量差异很大,很多产品名不符实,在选用时需认真对待。在选用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生产的控制器其名称均为"XXX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名称里出现的"无功功率"的含义不是这台控制器的采样物理量。采样物理量取决于产品的型号,而不是产品的名称。
1.功率因数型控制器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它表示有功功率在线路中所占的比例。当cosΦ=1时,线路中没有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以减少无功损耗是这类控制器的最终目标。这种控制方式也是很传统的方式,采样、控制也都较容易实现。
* "延时"整定,投切的延时时间,应在10s-120s范围内调节 "灵敏度"整定,电流灵敏度,不大于0-2A 。
* 投入及切除门限整定,其功率因数应能在0.85(滞后)-0.95(超前)范围内整定。
* 过压保护设量
* 显示设置、循环投切等功能
这种采样方式在运行中既要保证线路系统稳定、无振荡现象出现,又要兼顾补偿效果,这是一对矛盾,只能在现场视具体情况将参数整定在较好的状态下工作。即使调整的较好,也无法祢补这种方式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在线路重负荷时。举例说明:设定投入门限;cosΦ=0.95(滞后)此时线路重载荷,即使此时的无功损耗已很大,再投电容器组也不会出现过补偿,但cosΦ只要不小于0.95,控制器就不会再有补偿指令,也就不会有电容器组投入,所以这种控制方式建议不做为推荐的方式。
2.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控制器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的控制器较完善的解决了功率因数型的缺陷。一个设计良好的无功型控制器是智能化的,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兼顾线路的稳定性及检测及补偿效果,并能对补偿装置进行完善的保护及检测,这类控制器一般都具有以下功能:
* 四象限操作、自动、手动切换、自识别各路电容器组的功率、根据负载自动调节切换时间、谐波过压报警及保护、线路谐振报警、过电压保护、线路低电流报警、电压、电流畸变率测量、显示电容器功率、显示cosΦ、U、I、S、P、Q及频率。
由以上功能就可以看出其控制功能的完备,由于是无功型的控制器,也就将补偿装置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线路在重负荷时,那怕cosΦ已达到0.99(滞后),只要再投一组电容器不发生过补,也还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使补偿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采用DSP芯片的控制器,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使得富里叶变换得到实现。当然,不是所有的无功型控制器都有这么完备的功能。国内的产品相对于国外的产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 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
对于这种控制器要求就更高了,一般是与触发脉冲形成电路一并考虑的,要求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强,运算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完成动态补偿功能。由于这类控制器也都基于无功型,所以它具备静态无功型的特点。
目前,国内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在动态响应时间上较慢,动态响应时间重复性不好;二是补偿功率不能一步到位,冲击电流过大,系统特性容易漂移,维护成本高、造成设备整体投资费用高。另外,相应的国家标准也尚未见到,这方面落后于发展。
三、滤波补偿系统
由于现代半导体器件应用愈来愈普遍,功率也更大,但它的负面影响就是产生很大的非正弦电流。使电网的谐波电压升高,畸变率增大,电网供电质量变坏。
如果供电线路上有较大的谐波电压,尤其5次以上,这些谐波将被补偿装置放大。电容器组与线路串联谐振,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畸变率增大,还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再这种情况下补偿装置是不可使用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电容器组串接电抗器来组成谐波滤波器。滤波器的设计要使在工频情况下呈容性,以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对于谐波则为感性负载,以吸收部分谐波电流,改善线路的畸变率。增加电抗器后,要考虑电容端电压升高的问题。
滤波补偿装置即补偿了无功损耗又改善了线路质量,虽然成本提高较多,但对于谐波成分较大的线路还是应尽量考虑采用,不能认为装置一时不出问题就认为没有问题存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五次、七次、十一次或高通滤波器可以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对系统中的谐波进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