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续航达到多少才能基本满足日常通勤的需要

2023-07-24

买电动汽车多少续航才够用

一、续航需求因人而异,差别很大
当有人问我:“电动汽车多少续航才够用“的时候,我通常会说,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你问我,而应该是我问你 —— 只有自己才知道使用需求与充电场景,你才是离答案最近的人。
以我个人为例,因为要经常在上海与南京之间跑长途,实际里程300公里左右。那对我来说,450公里续航是最低要求;如果要想远离里程焦虑,那最好能再多一两百公里续航。
同样经常跑长途的好友A,他的双城生活是在北京与天津之间,实际里程150公里左右。即便考虑到北京冬季的寒冷因素,满打满算350公里的续航也就够了;当然,最好还是多出一两百公里续航,以远离里程焦虑。
实际上,像我和好友A这种经常跑长途的电动汽车用户,只占了极少的比例。例如在侯拿银聪的博士论文[1]中指出:80%的每日出行里程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而像我这样一天开三四百公里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二、充电便利性与续航里程
在真正长期使用电动汽车之前,大部分消费者更关注的是续航里程指标。毕竟续航里程是实打实的硬指标,而充电便利性则不那么容易清晰描述。具体来说,它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来描述:
是否有家充桩:有人说,家里有或没有充电桩,使用电动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这句话没错,只要有家充桩,即便是我家那样的3.3kW祖传“5V1A“充电桩),就可以保证第二天满电出行,还可以大大降低对公共充电桩的依赖,甚至可以做到“充电比加油更方便”!
公共充电桩密度:特别是对没有家充桩的消费者来说,公共充电桩的可获得性就特别重要了,要考虑充电桩位置、距离、数量、充电排队情况等多个方面,这里就用“迟神充电桩密度”这个属性来概括。
充电速度:公共充电桩通常是快充,充电速度就决定了要等待半小时还是两小时,由充电桩功率与电动汽车两方面决定。
三、理性看待续航里程
有个好友,最近试驾了某电动车后,迷上了电驱动的体验,想换辆电动车。他不太喜欢造车新势力,因此想在传统豪华品牌中选择,比如奔驰EQC、奥迪e-tron、捷豹i-pace等,特别是奥迪e-tron(他的上一辆车是奥迪)。
现在他有一点疑虑,奥迪e-tron的NEDC续航为470公里,市面上有其他续航略长的车。
但他同时也注意到,2020年1至7月,奥迪e-tron在欧洲累计销售17,641 辆,与国内销量比较大的蔚来汽车1-7月销量17704辆不分伯仲,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6.8%,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高的电动 SUV[3]。
难道欧洲人就不懂得续航的重要性呢? 或者是自己对续航的执念有些片面呢?
好在,站在2021年往前看,往后看,形式正在快速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大背景下,电池技术的提升,换电网络的普及、V2G和储能电站等灵活微型网络的应用,充电设施,或者说和和电网相关的设施都将会进入下一个层级的普及,如同电信网络的4g,5g升级码敏亏,充电速度会更快,充电会越来越方便。
疫情加快了世界的变化速度。回答开头我们回看不到三年前的数据,感觉恍如隔世。那时候觉得补贴坡退对于电动车,将会是致命打击。但不到三年时间,光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都快到10%了。可能再过不到短短的三年,我们再回头看现在这个问题,里程焦虑会和现金补贴一样,渐渐隐入,历史的尘埃。

纯电动

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哪怕到了一千,也不会迎来市场的春天。

为啥?

电动车发展的难题不是续航里程而是充住并电时间太长!

纯电动车产业链跟燃油车有不同的地方,没有传统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更多的简角待至压原另是电池、电机、电驱动。从产业来看,更多的是和三电非传统妈但总精喜盟呼掌占罗行产业车型打交道。从营销端来看,消费者对电动车使用需载丝个双冷指显官探证求的痛点问题和燃油车不一样,燃油车买完之后厚升续施命存请创回家用就行了,但聚北责富稳室常袁而是电动车有无数的问题等着你回答,比方说,该电动车型续航里程是多少?电池寿命是多久?住宅附近是否拥有充电桩?物业小区能否安装充电桩360问答等等。

即便 科技 的进步提唱固种叫愿院铁帮实组万升了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以及造车成本等问题,但充电时间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学过初中物理的同学应该知道,电压X电流=功率。另外1度电=1千瓦时(kWh)。

以特斯拉为例,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型号:60,80,P85D。三种型号呼侵院析师代表的是车的电池容量,60的车型代表的是电池容量是为60千瓦时(kWh),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辆Tesla需要消耗完60度电行驶里程是345km。而特斯拉的超本器充电方式有家庭充电、目的地充电站、超级充电站。

若采用家庭充电的方式,那在中国一般小区住户的家用电表常见有40A、50A、60A等几种,家用电压早先处告都一是220v 。以40A的电表计频备志华停绝投卷算,根据上面科普的知识,家用的最大功率是220V*40A=8.8kW。用这块电表的全部负载来充60车型的话就是60kWh 8.8kW 6.8h,也就是6.8个小时充满。

若在末稳正超级充电站进行充电,直接将120kW的直流电输入电池,需花费的时美态销须宽胞小触群议间是60kWh 120kW=0.5h,也就是轻具七湖30分钟。

目前电动车的保有量还不高,去充电站充电还比较轻松,若未来电动车稍微多一点,相信就会有不少车主投诉某些赶牛积影帝权置找名理金超级充电站过度拥挤了。相比充电站,在加油站加满一箱油仅需要2分钟。换做是你,你愿意排一个小时的队等继绿获抗笔足责村充电吗?

开车是为了便捷,是为了省时间,而纯电动在充电的时候恰恰是在浪费时间,这是违背自己的需求的。

当然了,如果只是为了上下班代步,家里又有充电桩,现在200公里续航里程的电动车已经做到了。对这部分人而言,要买就买了,续航哪怕到了一千公里,续航里程对他们而言也不是真正需求。

dearauto 鹿小凤

其实这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譬如我来说,上下班,接送小孩上学,串串门跑跑短,每天有个60公里足矣,所以我买了台80公里续航的比亚迪唐,在不跑超长途的情况下都用着,所以这台车两年跑了四万公里耗油1620升耗电3846度,其中油耗主要为省际间长途消耗,短途基本耗电,我想以我这种家在几个省安置的来说,一般家庭比我长途还多的很少了吧?除非你是一天不上班的自驾达人。至于一般长途我是怎么解决的,请接着下看。

省际间长途目前我有油车解决,另外比亚迪唐的油电混动也让这种超长途无任何压力。但一般100 300公里范围的长途怎么解决呢?其实这也是我的工作单位到我老家的距离,也就是从我同事到亲人的距离。作为一名环保主义者,我并不想在这过程中给环境和空气制造污染,所以我买了一台比亚迪E5纯电动车 ,续航305公里,温柔点可以开到360公里左右,跑老家一个来回轻松无压力,就贵州这种小省份,省内任何地点在目的地充电均可到达,其实要去的地方都是有目的的,都可以联系到充电条件的。

至于多少续航合适,如前名牌齿轮箱所述观点,解决的是精与不精的问题,现阶段主要还是解决充电桩和电动车的有与没有的问题。如我的比亚迪E5续航305公里,跑一趟贵州到广东中间得充三次电,由于京港澳高速外其它高速无充电设施,只能自己寻找充电条件,但每次我开E5跑一趟需要15 16小时,开油车由于也要休息最少也要12 13小时,对于一年一两次长途的你们,真的很在意这每次三四个小时的多用时间吗?所以还是先解决有与无的问题吧!

至于优与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续航和充电时间上,如我,若续航在500 600公里的话,我从贵州到广东中间只需充电一次,由于燃油车一样需要休息或加油,所以两者从时间效益上来说基本持平了。很多人说充电时间要在3 5分鈡,其实这要求过份了,当然能实现最好,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充电时间是多少呢?其实充电时间主要体现在使用公共充电桩时,这就取决于公共充电桩数量和功率,也取决于电池的充电功率,但以长途为例,我们一艉服务区休息和吃饭方便等有30分鈡就好,所以充电以30分鈡能充满或够下一续航段为宜,再多也意义不大,如有500公里续航,快充30分鈡达到80%的电跑400公里又需要休息了不是吗?

所以电动车的续航根据以上使用工况,大家需要多少续航和充电时间自己就清楚了,真正没用过电动车靠臆想的好些键盘神才会这样不靠谱那样不靠谱,就像那个京城十三郞陈震,去年还说他同事辩论电动车这样不靠谱那样不靠谱,结果等今年他自己买了台二手特斯拉P85D后就不再这样YY了。

纯电动车是目前国内以及全球各国都大力提倡的车型,也是 汽车 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力方向之一。但目前纯电动车在使用方面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续航里程问题,主要是续航里程太短,尤其是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衰减比较严重。二是充电时间,主要是充电时间较长以及充电设施不完善,即充电难问题。

纯电动车续航问题以当前的技术来看还是无解,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进行畅想,那么纯电动车要满足续航多少里程才会迎来市场的春天呢?

首先,并不是越长越好,凡事都要有个度,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是一样,要知道,续航里程越长,所搭载的电池组就越大,车重就越大,如果车重太大会导致车辆性能方面表现不佳,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我认为纯电动车的真正续航里程(而不是商家标定的续航里程)达到600-800公里为最佳。

如果作为城市用车的话,600-800公里续航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用户一周的用车需求。而即使是跑长途的话,600-800的续航里程基本足够多半天的驾驶里程的,对于即使需要长途的用户也基本足够。

我不是 汽车 媒体人,更不是什么评委。只是一枚电气工程师。我不知道现款流行电动 汽车 的电池容量是60kWh还是多少,也没给电动车蓄电池做过容量试验,但我给变电站蓄电池做过一些容量试验。插一点题外话,我见过的电池容量单位一般都是安时(Ah),连手机的都是毫安时(mAh),当然换成千瓦时也能理解。我肯请评委们注意三点:

一、您确定所有的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是均匀线性的吗?您以为是加油啊?快速充到60%的技术并不难?难道您开车都是要加满油?反正我都是半箱半箱加的。我相信能快速充80%—90%的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安全。

第二、您确定所谓的超级充电站只能输出120kW?120kW对电力系统全是玩玩而已。先说说电压,36V以上是安全电压(实际上电动自行车已经60V了),2500V以下是低压,2500V以上是高压。2500V什么概念?绝缘胶布就可以保证不会电到人。每 空气可以绝缘3万V。电动 汽车 充电回路做到2500V的绝缘,不会比家用电220V的成本明显增加。再说说电流,家用40A觉得很牛了,我们做通电流试验,一根电焊机焊把线长时间通过150A没有任何问题。稍微加粗(焊把线已经很细了)一些就200A吧。那么,只用低压电,就可以轻松实现功率2500V 200A=500kW。你说120kW好意思叫“超级充电站”??实践的话我就减半吧,240kW的充电站,60kWh的蓄电池也就15分钟就充满了。充到60%而已的话,我相信更快。其实,能不能实现500kW的充电功率,技术上对于电力系统是小菜一碟,关键是人们对2500V的恐惧,但可以通过分体电池来确保安全,事故时自动将电池组分裂为几组安全的小组并非很难的技术。同时也避免了单节电池电压过高的难题。

第三、您有考虑过分体电池吗?分体电池假设分三组的话,三组同时充电,那么充电时间是不是可以减少至1/3呢?那您所谓的120kW“超级充电站”还要30分钟才充满的过程,是不是10分钟就可以充满了呢?如果只充60%不是更快吗?

最后,我不知道媒体人评委说的60kWh的电池能续航多少公里,但至少200 吧。但我知道按六毛钱一度电(1kWh)的话,60kWh就是36元而已,按6元/升换算就是6升汽油。按100 油耗7升计算,36元也就够汽油车跑80 左右。按这个差价,如果说汽油车加油3分钟,电动车充电10分钟,多出的7分钟我愿意!更别说电动 汽车 有利于智能化,物联网,环保等等……当然,我首先要买得起一辆电动 汽车 。

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阻碍纯电动的不是续航,而是充电。现在 汽车 油箱加满一般也不过600公里左右,但是很少有人把油箱用光才去加油的,可能跑了一半,一看加油站人少就可能去加油了,因为加个油很快啊,等个10分钟就好了。有人又说,那阻碍就是充电慢了,要我说其实也不绝对。只要大家想想,一个普通上班族,真正一天有几个小时坐在车里开着车的?能有4,5个小时顶天了吧,还有19个小时车子在干嘛呢?当然是停着啦,这个时间就是浪费掉了,就算1.5KW的充电功率,这么长时间也有近30度的电能充进去了,算成里程,跑个150公里都够了,如果3KW的功率,里程再翻倍。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只要充电方便,随时可充电,充电的快慢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充电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主要集中在集中用车时间段,通俗讲,长时间高频率用车。比如出租车,公交车,这类车是没法长时间停着的,还有开车跑长途,需要一口气跑几百上千公里,这个时候充电速度就尤为重要了。

总之,充电方便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充电速度快是解决精不精的问题,属于锦上添花,两者皆备是最完美,但是还是先解决有没有这个问题吧。
小区随时充电,一天跑个60公里,有没有充电桩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电动车关键问题是充电速度而不是续航能力,平时我们车充满油可以跑五六百公里左右,但我们出门却从未担心没有油,因为我们知道出来在偏僻的新疆西藏等地需要走比较长的路程才出现集镇和加油站外,在国内大部分地方基本都是五十公里左右就可以找到至少一个加油站。五十公里也就是油箱的油全部用光了就靠备用油箱的油基本都是可以开到下一个加油站,到加油站加满一箱油也就几分钟我们就可以继续往前开了!

但是电动车呢?也许没有开过电动车走长途的人不会感受到电动车的充电问题。国庆长假我就第一次开了一个电动车上高速走比较远的路程,也深深体会了开电动车走远路真实感受。我开的是宝骏E100,充满电时续航能力是155公里。我从柳州市出发去往来宾市象州县的某乡镇,正常走高速过去也就一百公里,所以开始时估计充满电了开到目的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柳州东上高速后,由于当时在雒容附近的高速封路施工,从桂林过来的车都是要绕柳州西走柳江方向,故我上高速后从柳州东到新兴那一段路基本没有什么车,马路简直就是我家开的。所以一看车少我就以为是不是由于我出门比较晚,大部分人都早出门奔往各自的目的地去了?既然路上车那么少,路程也不远我就觉得这个电量就算打开空调也完全足够开到目的地的。因此我就将空调打开,并开着音乐往目的地开去。

可是,当我走到柳南高速与柳武高速交叉路口时,竟然是因为意外情况柳武路柳州往武宣方向的路封路了,车子在这既不能上柳武高速又没地方掉头的情况下只能继续沿着柳南高速往来宾方向走了!等到下一个出口再走其他路前往目的地了。可是这样一改道,路程无端多了好几十公里,就是不开空调续航能力也不够了!因此我平生第一次在炎热的天气下开着不开空调的小E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走没有多久又遇到因交通事故堵车,车子只能慢吞吞的往前挪。在那样炎热的天气,那样缓慢的车速,还看着这电量和续航旅程一点点减少,还在闷热的车子里汗流浃背的,当时真的可以急死人的。好不容易下了高速,改走县道,乡道一路折腾下来终于来到了县城象州,但电却没有了!只好找了一个熟人接上电充了起来,由于没有快充,从两点充到五点电量有了30%左右,够走最后的十几公里的路了才再次上路,并开着空调一直开到目的地了!所以电动车要是续航能力不够你在到达目的地前你连空调都不敢开,路上你不知道会不会堵车,会不会因为有什么意外需要改道。所以安正常情况足够的旅程时续航能力够你也不敢轻易开去,因为但万一情况有变,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一般高速公路的出口都是几十公里左右有才一个,近一点的有二十来公里,远一些的有五六十公里。如果你选择的出口万一因意外情况封闭了出不来都下一个出口再出来,一来一回,少则四五十公里,多就上百公里,你就得在半路找地方充电才可以走到目的地了!而充电速度慢,充电时间长是目前电动车 汽车 无法逾越的缺陷。

其次是充电问题,我开的小E充满电大概有15度电左右,充电时间是八小时,电流大概是8A。充电的功率是1.5KW。当我在家里充电时再开一台空调,家里的空开就检查跳闸,用手去触摸空开发现空开好热。这还只是通过慢充来给一辆电动车充电的情况下。如果是快充,安半小时左右充满,那充电的功率就是慢充时的16倍,有24KW。要是在充电站同时快速充100辆小E,功率就是2400KW。不知道这样的功率电网是否可以承受得了?不过通过我只慢充一辆小E家里的电都跳闸的情况看,想要实现充电站那么多车同时快充估计是不容易实现,这是电网承受能力方面的问题。

其次是充电速度问题,现在也经常看到新闻说这个公司突破了 汽车 的快速充电技术,那个公司又突破了快速充电技术,都是充电多少分钟可以续航多少公里的报道。但新闻毕竟是新闻,发布新闻的有实验得到了真正结果的,也有为了吸引广大吃瓜群众注意的,还有为了拉投资,拉高股票价值好融资的。所以新闻还是不完全可以相信的。那我只能从我们最常用的手机充电上来谈谈快速充电可实现的速度应该会有多快。以前手机充电往往都是要好几个小时,那现在手机可以快速充电的时间是多少现在我手上用的手机基本上是从10%一下快速充到80%要一个小时,剩下的20%就是开始慢充,充满电得两个小时左右。我想快速充电在手机上比在 汽车 上容易实现的多,如果手机上都还没有几分钟就可以充到80%的话在 汽车 上更不容易实现了!所以目前新闻上说的那些多少分钟充多少电可以走多少公里的估计也只能是可以在实验室实现,离商业化还是有一段距离。

最后电动 汽车 的一个缺陷应该就是电池成本。现在一个电动 汽车 的电池动不动就是好几万,一个电池的成本比整车的成本还要高,如果没有国家补贴,试问像我买的小E就两个座位,续航能力才160公里就要九万多,会有人愿意买吗?我就是买一辆五万块左右的车子,剩下的四万块买油可以开多少公里了?我既不用担心续航能力问题,还可以坐五个人,开个十年八年成本还比小E便宜呢!所以除非在电池材料技术上有新突破,可以让电池成本下降到一两千块钱左右,这样电动 汽车 的整体成本才可以降下来,可以和燃油车的成本差不多,甚至比燃油车还要便宜,才可以达到群众也可以接受的价格,否则靠国家补贴终究不是长远之道。

所以目前的电动 汽车 应该还是定位在家里已经有一辆燃油车的情况下,再买一辆来在城市里上下班,或那些在县城居住到乡镇工作等这些人的代步工具。这样可以回来晚上充电,白天开去上班。如果要走长途就用燃油车,这样可以方便自己的上下班之行,还可以降低出行成本。毕竟像我的小E哪怕现在到充电桩充电也才8角钱一度电,充满电才10块钱,就可以跑上百公里,一个月上下班就花三四十块电费,比燃油车经济多了!

工况状态下起码500公里,但是续航里程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便捷的充电问题

这个是保证新能源车主不患焦虑症的解决办法之一。

首先是充电速度,目前国内主流的快速充电功率在60kw,一般续航500公里的电动 汽车 的储电量起码在90度电,这样如果从0-100%理论上需要1.5个小时,但实际情况用时还要长,所以充电桩的功率要满足续航里程不断增加的需求,要提升充电桩功率,比如提升到120kw,甚至是350kw。

其次,是充电桩覆盖率,高覆盖率的充电桩是确保电动 汽车 能够畅通无阻的保障。目前充电桩的覆盖率还是比较低,还是需要加大充电桩覆盖率。

2.价格问题

目前不论国外或国内,电动 汽车 的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像特斯拉model3在美国卖3万美元,对于许多美国人还是需要考虑一下的。国内的电动 汽车 有10万元以下的,但是续航大都在200公里以内,远远达不到同价格油车的服务能力。目前主要解决的是动力电池的价格,动力电池的价格下降,新能源 汽车 的春天才能进一步到来。

如今,电动 汽车 的续航年年攀升,如小鹏P7超长续航低配车型的NEDC续航里程达到了706km,但是很多人却依然对认为电动 汽车 有续航焦虑,究竟纯电动 汽车 要满足续航多少里程才会迎来市场的春天?

实际上制约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不是续航里程,而是充电速度,或者说使用便利性,一旦突破了这一点,电动 汽车 的发展将会势不可挡。

实际上,电动 汽车 的春天已经来了,根据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10月增长24.8%。其中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122.3%。电动 汽车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这其中五菱、欧拉等品牌的微型纯电动车的火爆热销,成为了推动新能源市场销量走强的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五菱宏光MINI EV11月份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3.3万辆。

我们可以把电动 汽车 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像五菱宏光MINI EV这样的代步型,绝大多数购买这种车型的人,都是为了城市代步、日常通勤使用的,并且都有比较好的充电条件,比如说四五线城市或者农村家庭家里有小院子可以使用座充,因此续航和充电时间,都不是问题,因为反正是日常代步,买买菜,接送下小孩,上下班,行驶半径一般不会超过30公里,充电也很方便,一星期充一次电,到家后插上之后充一夜也就满了,其使用的便利性甚至要超过燃油车,因为不需要去加油站了,也没有里程焦虑,使用成本还很低,因此价格才是这种车型销量的最大制约性因素,而五菱EV低至3万左右的售价,一下子就引爆了这个市场,把很多原本使用老年代步车、电动自行车、和微型燃油车的用户,全部吸引了过来。所以这种车型的火爆,甚至取代微型燃油车,是必然的结果。

另外一种则是像蔚来ES6、特斯拉Model 3这种,进阶性的电动 汽车 ,这种车型一般都是在限牌限号城市作为城市通勤用车,或者是作为一般家庭第二辆车。这种车型之所以销量还远不如预期,难以撼动燃油车市场的地位,归根结底还是使用便利性。从续航里程来说,500km左右的实际续航就完全足够了,毕竟一般不会拿电动 汽车 去跑长途,很多人跑长途的频率也不高。而大城市里拥有私人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的依然是少数,所以充电时间和充电的便利性就变得非常重要。而目前电动 汽车 的充电时间依然过长,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当电量接近0的时候,加油站国标快充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可以充满,特斯拉超充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充满。相比汽油车三分钟的充能时间依然是太长了。而且,一座加油站,一般情况下能给500-1000辆左右的 汽车 加油,而充电站,一个充点桩即使满负荷运转,无缝连接,也只能充十几台车,因此如果想要获得加油一样的随到随充的体验,需要比加油站多得多的充电站数量,这才是制约电动 汽车 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谈电动 汽车 取代燃油车,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使用便利性问题,咱们不妨做个调查,充电10分钟,续航500km,和充电一小时,续航1000km,你会怎么选呢?

1、续航:和汽油车基本一致,实际续航不少于300公里,满足绝大多数中短途出行;

2、充电: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安装快充桩,保证三五公里内能找到可以充电的地,而且吃顿饭的功夫就能“满血”上路。

满足这两个条件,新能源车才能真正普及千万家。

这是一个技术问题,非专业还真的“白扯”。但是我考虑,目前思维还是以当前汽油车的油箱大小和本车的油耗为综合考虑基础。现在一箱油高速基本跑500左右公里,而按照限速要求,也基本上是一个用餐周期,利用用餐休息时间加油或者充电正好恰到好处。因此,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大于500公里较为合适。多了不经济,少了不合适。接受即为认同,认同才能“火”。

北汽EX260的300公里的续航够家用的吗?

对于很多纯电动汽车的观望者来说,300公里的续航能力可谓是购车时的一个重要考虑指标。一项调查显示:200公里续航可以满足90%用户日常3-4天的上下班通勤需求,而多出的续航部分则可以让您在日常远行或是携家人出游时更加安心无忧,因为续航“越长越好”,这款车的续航满足家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