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模式0可以通信模式3不能通信的原因
SPI是串行扩展总线。
串行总线技术可以使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大简化、系统的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同时系统的更改和扩充极为容易。
常用的串行扩展总线有:I2C(Inter IC Bus)总线、单总线(1-WIRE BUS)、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及Microwire/PLUS等。
一、SPI协议
SPI总线是微控制器四线的外部总线。SPI没有明文标准,是一种事实总线,对通信操作的实现由芯片厂商和驱动开发者通过data sheet和application notes沟通实现的细节。SPI是四根信号线协议,如下:
SCLK:Serial Clock(Output from master);
MOSI: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Outpt from Master);
MISO: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Output from Slave);
SS:Slave Select(Active low,Output from Master);
二、 SPI协议通信
SPI是单主设备通信,总线中只有一个设备发起通信,能发起通信的设备称为主设备。当SPI主设备想读/写从设备时,首先拉低对应从设备的SS线(SS是低电平有效);然后发送工作脉冲到时钟线上,在相应的脉冲时间上,主设备把信号发到MOSI实现写,同时可以对MISO线采样实现读。
三、SPI操作模式
SPI有四种操作模式: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
这几个模式之间的区别是定义了在时钟脉冲的哪条边沿转换(toggles)输出信号,哪条边沿采样输入信号,还有时钟脉冲的稳定电平值(即时钟信号无效时是高还是低)。每种模式由举启仿两个参数描述,称为时钟极CPOL(clock polarity)与时钟期CPHA(clock phase)。
Mode = Bit[CPOL]Bit[CPHA]
CPOL=0表示 SCK在空闲状态时为0;
CPOL=1表示 SCK在空闲状态时为1;
CPHA=0表示 在SCK第一个边沿时输入输出数据有效;
CPHA=1表示 在SCK第二个边沿时输入输出数据有效;
一般从器件的工作模式是固定的,主机要跟从机采用一样的工作模式,双方才能正常通信。如果有多个从设备,且从设备使用了不同的工作参数,那么主设备与不用的从设备通信时必须重新配置这些参数。
3.1 Mode0
Mode0时,CPOL=0,CPHA=0,SCK空闲状态为低电平,主机数据在每个上升沿被从机采样,数据输出同理。
3.2 Mode1
Mode1时,CPOL=0,CPHA=1,SCK空闲时为低电平,在SCK第二个边沿时数据有效,即SCK下降沿有效。
3.3 Mode2
Mode2时,CPOL=1,CPHA=0,正纤SCK空闲时为高电平,在SCK第一个边沿时数据有效,即SCK下降沿有效。
3.4 Mode3
Mode3时,CPOL=1,CPHA=1,SCK空闲状态为高电平,主机数据在第二个边沿时有效,即每个上升沿被从机采样,数据输出同理。
四、SPI基本时序
SS为低电平时,表示对应的从机设备被使能,在每个SCK周期可以传输1Bit数据,采样时刻取决于器件支持的SPI mode,根据不同SPI器件的控制方法,在进行正式的数据读写操作前,一般需要先写入控制字,然后是寄存器地址和数据。
如下是FM25V05铁电存储器采用SPI模式0的写时序,SS(CS)被拉低,主机数据在每个上升沿被从机采样,Opcode是控制字,控制字采样结束后开始采样数据。
如下是FM25V05铁电存储器采用SPI模式0的读时序:
需要注意的是在SS下降沿和SCLK第一个边沿,或SS上升沿和SCLK最后一个边沿之间要留有一定的延迟时间,一般是0.5个SCLK周期。
SPI协议简介
板卡内不同芯片间通讯最常用的三种串行协议:UART、I2C、SPI,之前写过串口协议及其FPGA实现,今天我们来介绍SPI协议,SPI是Serial Perripheral Interface的简称,是由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高速、全双工的总线协议。
与IIC类似,SPI也是采用主从方式工作,主旁袜机通常为FPGA、MCU或DSP等可编程控制器,从机通常为EPROM、Flash,AD/DA,音视频处理芯片等设备。一般由SCLK、CS、MOSI,MISO四根线组成,有的地方可能是:SCK、SS、SDI、SDO等名称,都是一样的含义,当有多个从机存在时,通过CS来选择要控制的从机设备。和标准SPI类似的协议,还有TI的SSP协议,区别主要在片选信号的时序上。
4线还是3线?
当我们谈到SPI时,默认情况下都是指标准的4线制Motorola SPI协议,即SCLK,MOSI,MISO和CS共4根数据线,标准4线制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数据的全双工传输。当只有一个主机和一个从机设备时,只需要一个CS,多个从机需要多个CS,各数据线的介绍:
SCLK,时钟信号,时钟频率即SPI速率,和SPI模式有关
MOSI,主机输出,从机输入
MISO,主机输入,从机输出
CS,从机设备选择,低电平有效
3线制SPI,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2种类型:
只有3根线:SCLK,CS和DI或DO,适用于单工通讯,主机只发送或接收数据。
只有3根线:SCLK,SDIO和CS,这里的SDIO作为双向端口,适用于半双工通讯,比如ADI的多款ADC芯片都支持双向传输。在使用FPGA操作双向端口时,作为输入时要设置为高阻态z。
还有标准SPI协议的升级版,Dual SPI、Quad SPI和QPI等,这些协议不在本小节3线/4线制讨论的范围内,文章后面会提到。
4种工作模式
既然是进行数据传输,双方就要明确从机在什么时刻去采样主机发出的数据,主机在什么时刻去读取从机发来的数据。对于STM32等MCU自带的硬件SPI外设来说,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只需要配置一下模式就行了,但是对于使用使用GPIO模拟或者FPGA来实现SPI的时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涉及到SPI标准协议的工作模式了,通过CPOL(Clock Polarity)时钟极性和CPHA(Clock Phase)时钟相位的不同组合,可以分为4种模式。
一般从机器件的工作模式是固定的,主机需要采用一样的工作模式,双方才能正常“交流”。
CPOL=0表示,SCK在空闲状态时为0
CPOL=1表示,SCK在空闲状态时为1
CPHA=0表示,在SCK第一个边沿时输入输出数据有效
CPHA=1表示,在SCK第二个边沿时输入输出数据有效
登录后复制
这四种模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模式0和3,大多数SPI器件都同时支持这两种工作模式,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具体采用什么模式,看你的器件手册就知道了。
以我最近工作中使用到的一款Cypress的铁电存储器FM25V05为例,在其官方DataSheet上介绍同时支持SPI Mode 0和Mode 3,
根据后面的时序图,可以得知SPI mode 0的读写时序,图中可以看出SCK空闲状态为低电平,主机数据在每个上升沿被从机采样,数据输出同理。
对于SPI mode3,SCK空闲状态为高电平,主机数据在每个上升沿被从机采样,数据输出同理。
模式1和模式2同理,模式1即CPOL=0,CPHA=1,SCK空闲为0,在SCK第二个边沿时数据有效,即SCK下降沿有效。
模式2即CPOL=1,CPHA=0,SCK空闲为1,在SCK第一个边沿时数据有效,即SCK下降沿有效。
在一些自带SPI硬件外设的MCU上,设置主机的SPI模式非常简单,只需要配置几个寄存器的值即可,而且是写了SCK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和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边沿,不用去记忆等于0还是等于1。以STM32F103硬件SPI配置为例: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
SPI_InitStruct.SPI_Mode =SPI_Mode_Master; //主
.....
SPI_InitStruct.SPI_CPOL =SPI_CPOL_High; //SCK空闲时为高电平
SPI_InitStruct.SPI_CPHA =SPI_CPHA_1Edge;//SCK第一个边沿有效
.....
SPI_Init(SPI2,&SPI_InitStruct);
登录后复制
而在FPGA中实现,需要严格根据时序来控制SCK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多种传输速率
SCK的速率就是SPI的传输速率,SPI协议没有一个固定的速率,不像IIC标准模式100K,快速模式400K,高速模式3.4M,SPI的传输速率取决于器件本身支持多高的速率,器件手册里都有描述,以FM25V05为例:
不同电源电压情况下的最大SCK时钟频率:
SPI协议的基本时序
CS为低电平时,表示对应的从机设备被使能,在每个SCLK周期可以传输1Bit数据,采样时刻取决于器件支持的SPI mode,根据不同SPI器件的控制方法,在进行正式的数据读写操作前,一般需要先写入控制字,然后是寄存器地址和数据。下图是FM25V05铁电存储器采用SPI模式0的写时序:
读时序:
如果要使用FPGA来实现SPI时序,在CS下降沿和SCLK第一个边沿,或CS上升沿和SCLK最后一个边沿之间要留有一定的延迟时间,一般是0.5个SCLK周期。
一些SPI从机设备支持菊花链连接模式,即节省GPIO,又不会占据太多布线面积,但并不是所有的SPI器件都支持菊花链模式。
控制时序:
SPI协议的升级版
传统标准的SPI协议,一个SCLK周期只能传输1Bit数据,能不能一个SCLK传输多个Bit数据呢?答案是可以的。Motorola公司在现有的标准4线SPI协议上,又开发出了多种SPI协议的升级版,通过增加数据线位数的方式,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目前很多Flash厂家都已经支持多种SPI协议。
以比较常用的一款SPI Flash ROM W25Q128FW为例,在其器件手册上写着除了标准的4线SPI模式,还支持Dual SPI,Quad SPI,QPI等,在这几种模式下,IO0/1/2/3这些IO作为双向端口,大大增加了数据读写的速率。
QSPI协议读写时序:
一些支持QSPI协议的Flash芯片型号:
FPGA实测SPI波形
FPGA实现UART、SPI、IIC等串行时序,最常用的实现方式就是状态机大法,将各个步骤分解为各个状态,然后根据不同的状态去控制输出或读取输入,细节方面需要考虑数据的对齐、建立和保持时间、一些异常情况时状态的跳转,不能进入死循环,或卡死在某一个状态。
下图的波形是使用Xilinx FPGA对一款铁电存储器FM25V05的驱动,采用标准4线SPI协议,和IIC接口的ERPOM操作方式类似:先写控制字,再写地址,再写数据或者读数据,SCK时钟频率40MHz,使用ChipScope抓取到的实际读写波形,在SCK低电平中间数据改变,在SCK上升沿左右数据要保持稳定。
SPI写时序,需要注意的是先写使能命令,然后重新产生CS信号,这一块卡了好久,在官方示例的C代码中才发现了问题所在,还是对手册上的时序理解不到位。
FM25V05写时序
SPI读时序,先写控制字,再写16位地址,然后读8位数据。
FM25V05读时序
SPI和IIC的对比
SPI是全双工,而IIC是半双工。
IIC支持多主机多从机模式,而SPI只能有一个主机。
从GPIO占用上来看,IIC占用更少的GPIO,更节省资源。
SPI的数据位宽更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位数据宽度。
SPI协议没有响应机制,主机无法得知从机是否接收到所发的数据,如果不采取一些方法的话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帧
英雄联盟。。。
Q就是指英雄的4个技能中的第一个 QWER是四个技能 黄叉是装备(400拳套+400长剑合成的狂热之刃) 红叉是黄叉的升级版(在装备栏里会有显示,红叉原名幻影之舞) 引狼/3狼,就是指地图自己这半边区域里的野怪,有3头狼,一般一级打野的喜欢先打狼,这样升级快,引狼就是让附近的人去打狼,这样杀狼2个人比1个人快 F4指的是另一个野怪地点,有4个巫师的,有些时候打野的先杀4个巫师 拿红 就是去有红BUFF的那个野怪区域(红BUFF有攻击加成和减速效果) 拿蓝 就是去有蓝BUFF的那个野怪区域(蓝BUFF有回蓝效果和技能CD缩短效果) 眼 就是指买的装备(消耗品),侦查守卫,可以放在草丛或者黑暗的地区,可以看到那区域 红眼/真眼 指买的装备(消耗品),真视守卫,除了可以提供视野,还可以侦查视野之内的隐形东西(比如提莫的蘑菇,地方玩家放的眼睛) 400/透视 就是指买透视药水(400的消耗品),使用后可以长时间探测周围隐形的东西 中推,就是中间集合推塔 天使,就是装备,天使护甲,可以复活,提供护甲和魔抗 狂徒 装备,狂徒胸甲,增加1000的血 饮血 装备,饮血剑 大 ,指的是你的大招,也就是R技能,说大了是要你放R技能,同理说Q、W、E是一个道理 工资装 指的是贤者之石、贪婪之刃、凯奇的幸运手这类可以自动增加金钱的装备 小龙, 就是地图下面河道里的那个龙 大龙 就是地图上面河道的那个像虫子一样的迦顿男爵 小龙眼/大龙眼 很简单,就是小龙或大龙的位置放眼睛 扫眼/排眼 就是出个400的透视去地图上乱逛,主要走草丛或者关键的地区(小龙大龙附近),看到对面放了眼睛了就去把眼睛打掉 羊刀 法系装备,巫妖之刃 三项 装备,三相之力 鬼刀 装备,鬼索的狂暴之刃 电刀/电刃 通过贪婪之刃和黄叉合成的装备 无尽 装备,无尽之刃 军团 装备,军团圣盾 反甲 装备,荆棘之甲 帽子 装备,灭世之帽 冰杖 装备,冰晶法杖 时光 装备,时光之杖 AKL 英雄,阿卡利 TIMO/蘑菇 英雄,提莫(同理很多英雄都有简称,暗夜猎手薇恩简称VN)EZ 英雄,探险家男刀 英雄,刀锋之影女刀 英雄,刀锋意志男枪 英雄,法外狂徒女枪 英雄,赏金猎人皇子 英雄,德玛西亚皇子嘉文四世菊花/赵信 英雄,邦德总管赵信小鱼 英雄,潮汐海灵 很多装备的简称也是从名字来的,沙漏/金身(中亚沙漏) 肉装/出肉 标识要出提高血量的装备 AP 法系英雄AD 物理系英雄ADC,一般指物理的远程英雄(后期的主要输出火力)中单 中路一个人对线升级上单 选择一个人去上路升级打钱辅助 选的英雄帮助ADC升级打钱,一般去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