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的编程问题?
1:C51编译器如何区分位地址和字节地址
是靠预定义实现的,比如:sfr P0 = 0x80; sbit P0_0 = 0x80;前者声明了P0端口地址位于0x80,后者说明了P0端口的bit0,即P0.0位于位地址空间0x80处。这2个0x80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靠关键字sfr和sbit来区别。这样当程序被编译时,编译器会依此编译成相应的汇编语言。例如:
C51语句: P0 = 1;
P0声明为sfr,因此编译成:mov 80h,01h,将把0x01数据送入0x80单元,由于0x80单元物理上对应P0端口,因此,P0.0脚将输出高电平(其实是呈现高滑凯阻态,P0口独有的),其他.1-.7脚输出低电平。
C51语句: P0_0 = 1;
P0_0声明为sbit,因此编译成:setb 80h,这将把位地址空间的0x80地址的bit的值置1。这个位正是P0口的bit0,执行后,P0.0将输出高阻态。而P0.1-.7不会变化。
2:C51为什么要嵌套汇编
51单片机一个显著优点就是指令执行时间固定,因此可以适应时序要求严格的场合。例如符合ISO7816协议的cpu卡的读写,对时序要求比较严格。其实就是用io脚做出来的同步半双工串口。支持cpu卡的程序一般比较庞大,需要用c51来组织,但是由于c编译的不确定性,必须把底层程序封装成汇编语言模块嵌入到工程中。这就带来几个问题:如何声明函数、参数如何传递等。限于篇幅,不能说得很细。下面举例:
汇编程序单独保存一个文件,加入到工程中,函数如信胡唤下:
_proc_a:
mov a, r7
inc a
mov r7, a
ret
用c语言在.h文件中声明: extern unsigned char proc_a(unsigned char val);
调用时形如: retvalue = proc_a(0x11);
说明:
a:汇编程序如果带参数,则需要在汇编程序前多加一个下划线。而声明它的地方不用加(伟福编译器这么要求的)。
b:函数的形参中第一参数用R7传递,函数返回值用R7返回,这是C51的通用规范。其他参数都有相应规定。函数做清可以返回一个位,用psw的c位返回。c:上面的语句,执行顺序是把0x11给R7,然后跳转子程序,子程序将它加1后送回。
d:函数跳转到汇编程序时,本区的R0-R7,A,B,PSW,DPTR等寄存器可以供子程序使用,不必考虑调用后是否要恢复这些常规资源。上例中,A的值被函数使用了,编程者不必恢复调用前的值。
PIC单片机编程和51单片机编程程序差别
“PIC单片机编程和51单片机编程程序差别大吗” 差别很大。二者是不同的微控制器架构。 “PIC可以用C编程吗” 可以。自行上网搜索PIC-C以及HiTech-C。 “PIC单片机编程好学吗” 不难。只要肯下功夫、多学多练,要掌握基本的编程还是很容易的。进一步拔高的话就要靠自己养成良好的编程思维和编候般商证粮资之程习惯了。 各种微控制器用多了就会知道,都是大同小异360问答的东西。
怎么才快速掌握C51单片机的编程思想?
多实践。在过程中把你自己想象成单片机,如果是你去完成你的要求,你会怎么去控制这些芯片,从头到尾在脑袋里搭建,模拟,当你觉得这样可以的时候,用单片机去实现它,这个过程就是你的编程思想。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一定要强,思路必须清楚,知道你要什么样的结果,怎么去得到这个结果。多做练习,多想,很快就会尝到甜头,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