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奥比中光红外深度相机的虹膜识别系统

2023-07-29

三星Note7刷眼攻略 起底虹膜识别黑科技

  【IT168 评测】三星最新的财报显示,由于Galaxy S7强劲的销售表现,第二季度净利润达到5.83万亿韩元(约51亿美元),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成就了两年来同期的最佳利润。手握这样一份耀眼的成绩单,即将发布的Galaxy Note7如何再续辉煌,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根据最新的曝光信息来看,三星Galaxy Note7应该已经做好了准备,除了曲面屏、S Pen这样传统优势的继续巩固,增添的虹膜识别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特性。联想到科幻电影中刷眼解锁的镜头,而这种情景马上就要在手机上实现,心情难免有一些小激动,那么虹膜识别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技术,未来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下面就带您了解这项酷炫的黑科技。

  什么是虹膜识别?

  在谈具体的虹膜识别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虹膜。简单来说,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闭搭状部分,是眼球中瞳孔周围的深色部分,其中包含大量独一无二的特征,包括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等等细节,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虹膜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就将保持不变,常见的眼科疾病也不会对虹膜造成破坏,这些直接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正是基于此,虹膜与每个人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扫描虹膜来识别身份的虹膜识别技术也就发展起来。有研究称,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指纹识别的1万倍,是脸部识别的10万倍,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认证技术,相继在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发虹膜识别手机竟是它

  随着技术的愈加成熟,虹膜识别算法、图像采集模块可以轻易地在移动端实现,在信息安全被日益看重的今天,虹膜识别手机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只是,即将发布的三星Note7并不是首款搭载虹膜识别的手机,在2015年,富士通就设计制造了ARROWS NX F-04G,这是首款具备虹膜识别的智能手机。后来,微软的Lumia 950XL也加入了Windows Hello虹膜扫描解锁功能,但是该机型受累于Windows困乏的移动生态,加上虹膜识别时间过长(2秒左右),并没有掀起多少风浪。

▲首款搭载虹膜识别的手机

  而一些国内厂商也陆续在刷眼上做文章,中兴、vivo出品的手机添加了眼纹识别功能,声称在安全性上更进一步。实际上眼纹识别与虹膜识别有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安全等级和识别率都比虹膜识别低,只是用眼纹识别打了虹膜识别的擦边球而已。

  这次三星Note7有点不一样

  应该说,虹膜识别在手机上的应用早有先例,但出于各种原因,始终引发不了轰动。但此次三星Note7不同,消息一出便引发众多热议,甚至与虹膜识别相关的企业股票也是飘红,这一方面源于三星在行业内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是三星Note7的虹膜识别真的有些不同。

▲曝光的专利文件

  根据曝光的一份三星名下的虹膜扫描专利文件,三星Note7会配备一个特定的虹膜识别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手机会用普通的前置摄像头确定用户的脸,然后特定光源会发射红外线,一颗专门负责虹膜扫描的摄像头会透过红外线感知虹膜特征,从而完成扫描、识别的功能。

  具体应用上,网上流出的一段视频表明,三星Note7的虹膜识别目前只支持手机解锁,使用中眼睛和手机之间要保持25-35厘米的距离,解锁速度也是相当之快,几乎在上滑呼出解锁菜单的同时就可以完成,与现有产品的识别体验相比有着显著改善。

  虹膜识别居然伤眼睛?

  刚刚提到,三星Note7的虹膜识别系统包含一个特定光源,以此发射红外线辅助扫描,可以保证晚间虹膜识别的正常使用。因此世态迹有人不免担心,既然有额外的红外线参与,使用虹膜识别是否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这里我们具搜并体讲一下,一般用于虹膜识别的红外线波长在700-900纳米之间,能量小,低于国际安全标准,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用大可放心,但是不排除一些敏感体质会有异常的反应,因此特殊人群也要注意。

  还有,由于眼镜的光学特性,对于虹膜的扫描会造成影响,可能导致虹膜识别失败,所以并不建议佩戴眼镜使用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取代指纹识别?

  由于三星的影响力,虹膜识别再次被推到舞台中央,使其产业链得到普遍关注,未来在移动端的发展也是被普遍看好,大有当年苹果推出Touch ID的状况,关于虹膜识别即将取代指纹识别的讨论也随之而来。笔者认为,还是应当理性看待虹膜识别,这仅是移动端安全认证的另一种选择。就体验而言,目前指纹识别已经普及,渗透到了隐私加密、支付等场景,使用十分方便。特别是在解锁的场景中,我们从兜中拿出手机,手指作为最先接触手机的部位,无疑是解锁的第一选择,而眼睛唯有在面对手机时,才有机会开启解锁,因此指纹识别的优越性依旧明显。

  但是这并不代表虹膜识别就一定处于劣势,正如开头所言,虹膜识别的安全性无可附加,因此在一些高层级安全场景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支付认证的情景,用户刚好面对手机,不用挪动手指,仅需要给手机一个眼神,就可以完成支付,既安全又方便。因此,指纹与虹膜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场景,是一种互补的存在。

  总结起来,指纹识别的产业成熟,应用生态完善,依旧是移动端的主要选择。而虹膜识别作为一种更加先进的存在,会持续完善,为高层级的安全认证提供有力的支持。此次三星Note7的尝试,在笔者看来更多地是一种技术上的展示,阐述了三星对于未来移动端安全认证的思考。只是在确定了指纹+虹膜的双识别机制发展方向后,除了优化两者的性能,如何具体协调两者的应用场景,让技术真正为用户带来便利,将是三星乃至整个行业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奥比中光发

奥比中光发布行业首款户外深度相机D-Light,无畏强光突破户外刷脸支付场景瓶颈

4月22日,奥比中光举办线上XR发布会,正式发布行业首款户外强光深度相机D-Light。D-Light是奥比中光针对户外场景来自打造的3D结构光深度相机,解决了户外强光下成像困难的痛点,可在10万Lux(照360问答度)条件下实现完整清晰成像,赋能景区、校园、加油站、公共交通等户外刷脸支付及人身核验应用。

D-Light是奥比中光在长期投入的刷新随论积点现联门距燃酸脸支付战略方向上的一款里程碑式产品,凭借高效全能的产品方案,弥补了行业在户外强光这一关键应用场景下的技术缺失,推动3D结构光技术赋能金融零售全场景。

自研高端核心软硬件,突破3D结构光技术瓶颈

比中光战略业务产品线总经理天象在发布会上介绍,奥比中光早在2017年就凭借3D结构光技术助力刷脸支付实现战部永盾亚历身境全球首次商用。5年多来,刷脸支付这一安全、便捷的新兴支付方式预估惠及了超过1亿名用户。

奥比中光过指战略业务产品线总经理天些究的试期满象介绍D-Light发布背景。

由于3D结构光技术原理限制,刷脸支付目前尚未实现全场景落地。在户外强光环境下,深度相机面临着深度图亮边、深度图不均匀、深度图黑圈、深度图空洞等问题,无法提供安全高效的人脸识别。目前,多数刷脸支付设备只能安置在室内场所,难以在户外使用。

奥比中光副总裁、产品管理部负责们官父束举空采定的人David Chen博士表示,此次发布的D-Light在芯片、算法、光学设计等核心软硬件方面全新升级,一举突破了3D结构光技术瓶颈限制。

奥比中光副总裁、产品管理部负责看问客天秋人David Chen博士介绍果机却D-Light的产品性能。

D-儿了使改磁Light搭载了奥比中光自研新型结构光ASIC芯片MX6600,整体芯片性能相比上代芯片提升150%,可输出1.3M@50FPS分辨率的深度图像,并具备独立ISP处理能力,基于升级版深度引擎,精度更高且功耗更低。同时,MX6600新增安全系统,支持安全启动、安全认证、数据流加密等功能;新增MJPEG编码和深度图无损压开州室抗宪缩,极大地减小数据传输带宽。

D-Light产品示意图。

在算法层面,D-Light搭载奥比中光独创核心算法,具有极高的算法鲁棒性,并基于先进的补偿算法能力与高品质点云,满足户外强光工作环境使用需求。光学设计上,D-Light政雷标具有强大的热稳定性与光学稳定性,可通过特制镜头实现极限抗温漂,无杂光零畸变,实现与算法高效联调。D-Light还能够实现百万级可规模化量产,并具有极高的产品良率保虽判难胶换风罗尼证消派证。

无惧10万Lu消部引即项门标x户外强光,真正完整成像

D-Light是一个在10万Lux光照下可以提供完整深度图、点云图的相机。在30cm-140cm识别距离范围内,D-Light能够输出精度达0.300%@100cm、0.400%@140cm的3D深度图像数据,在100cm距离领研气末学算级名友的深度图像更为精确,人脸完整度高达99%。

D-Light可输出高精度和高完整性的散斑、深度、点云图

支红极在户外场景下,2D成像的效果吃细此爱定但叫兵汉影响着识别准确率。奥比中光为D-Light设计了高效可靠的HDR功能,面部识别更清晰。D-Ligh简希充关找座及还支景t在100cm距离HDR实测数据均值为96dB,最高达115dB。这一功能使D-Light能够满足逆光、背光等不同复杂场景,室内外均清晰可见。

高安全性一直是金融支付领域的核心需求。D-Light在提供高质量3D深度图与2D彩色图的同时,还可以提供高质量NIR图像,实现智能AE亮度调节。D-Light可同时对彩色图与NIR图的人脸进行曝光,再通过独立ISP处理图像,使AE更平滑、亮度更好,从而提升算法识别速度与用户体验。

在户外强光下,D-Light可输出深度图、彩色图、NIR图三种不同类型的高质量图像,并且能够实现高帧率三路流交替输出(Depth: 960*1280@25fps; NIR: 960*1280@25fps; Color: 960*1280@60fps;),有效保证多模态人与总挥低呢顶管责阿宜脸识别精准度。

D-Light产品亮点一览

除了高质量的图像与高效率的输出,D-Light还具有优秀的户外环境适用性。目前业界的刷脸支付产品只能在常规温度环境使用,D-Light则可以在从-25 到75 等常温和极端户外温度下实现完整成像,满足户外恶劣环境的使用需求。

高效全能的户外刷脸方案,开启刷脸支付/核身全场景

D-Light作为奥比中光专门为解决户外人脸识别技术难题而推出的产品,为支付行业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户外刷脸方案,助力应用快速落地。

此前,在刷脸支付领域,奥比中光已经推出了P、D、S、I四大系列的刷脸支付模组,适用于桌面收银、自动售货机、手持平板收银等不同刷脸支付场景。至此,奥比中光的3D结构光技术已经能够覆盖金融零售全场景。

自2017年为支付宝提供硬件支撑、2018年助力支付宝率先实现线下3D刷脸支付的大规模商用,奥比中光线下支付3D视觉传感器及设备出货量已超百万台。此外,奥比中光还获得国家金融 科技 测评中心(BCTC)权威认证,并与中国银联共建“3D视觉联合实验室”,推动3D视觉感知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定义刷脸支付行业技术标准。

随着移动支付和3D视觉感知技术的日渐成熟,刷脸支付将在更多的线下支付场景普及,包括便利店、无人自助场景(如自动售卖机、智能快递柜),以及部分新兴的支付场景(如医院、学校、政务等)。

作为国内3D视觉感知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引领者,奥比中光将“无畏”更多更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行业痛点,面向规模商用,发力前沿底层技术自主研发,持续不断地为行业输出核心硬件设备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行业伙伴携手共筑3D视觉生态。

3D传感摄像头除了人脸识别外,还有实现哪些其它功能?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3D传感摄像头除了人脸识别,其实还可以测量身材数据。这可不是瞎说哦,已经有人研发出这样的产品,并在市面上运营10个多月了,不过他们对摄像头做了改良,变成3D红外传感器,这样在测量身体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会侵犯隐私了。
它的名字叫三滴智衣,用的是奥比中光的3D传感器,可实现“隔空测量”身体数据的功能。可能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有点陌生吧,它在龙华九方购物中心二楼有一家体验店。当时我去的时候,只要站在他们家的量体间内,双脚踩在地板上脚印的位置,略微张开双手呈A字站立,只需短短几秒,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3D人体模型。点击关注他们的公众号,不到1分钟,就能看到自己身上28项详细的身材数据,简直不要太神奇了~(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我就不放自己的3D截图了,放张他们参加湖南卫视《我是未来》的效果图给大家看看),是的,他们最近还上了湖南卫视的节目,不相信的可以去芒果台搜来看~

基于奥比中光红外深度相机的虹膜识别系统 (https://ic.work/) 推荐 第1张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