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2023-10-12

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

8月7日,华为智能汽车负责人余宴友承东在个人微博上表示,华为智选车业务的首款纯电轿跑将于本季度与大家见面,并搭Harmony OS 4(也就是鸿蒙系统4.0),并配了一张车标为“LUXEED”的车型图,据了解这是华为与奇瑞合作打造的品牌,既然是智选车模式,那么和AITO问界一样,LUXEED大概率将会在华为零售店展示并售卖。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1张

至此,华为已经与4家车企合作,推出4款车型,我们来捋一捋;

华为×北汽极狐:极狐 阿尔法S HI版/先行版车型

销量:极狐阿尔法S的月销量整体在1500以下,HI版车型更低

华为×赛力斯:AITO 问界M5/问界M7

销量:问界M5月销量在3000左右、问界M7月销量3位数

华为×长安×宁德时代:阿维塔 11/12

销量:11月销量稳定在2000以内、12未上市

华为×奇瑞:LUXEED 轿跑车型

销量:未上市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2张

四个合作对象中,北汽极狐只有阿尔法S的高配车型搭载华为ADAS驾驶辅助系统,华为扮演的角色只是驾驶辅助系统的供应商。而在和赛力斯的合作中,华为的掌控力最强,AITO基本可以说是亲儿子,问界M5和M7也搭载了非常多华为技术,比如平台、电机、鸿蒙座舱、驾驶辅助系统等。而与长安、宁德时代合作的阿维塔品牌,虽然搭载了全套的华为技术,但生产、渠道、营销都由长安负责,主要还是长安说了算。这次和奇瑞合作,到底谁的话语权更多,目前还不可知,但我个人觉得奇瑞对品牌的掌控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3张

问题来了,华为×车企的智选车模式,到底行不行得通?按照目前的销量来看,应该是行不通的,华为合作的几家车企中,只有掌控力比较强的AITO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其它品牌都是半死不活,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4张

在华为合作的四家车企里,AITO的销量是最高的,问界M5在21年底发布,22年3月开始交付,6月份销量就超过了7000辆,问界M5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精准的市场定位,20-30万区间中型混动SUV,这个价格往下是比亚迪的势力范围,基本没有赢面,往上又有理想和蔚来,同价位特斯拉是纯电,而混动领域并没有实力很强的对手,问界M5无疑准确的切入了这块细分市场。但另一方面,问界M5的成功无疑和华为的关系更大,因为M5的前身赛力斯SF5,上市2年月销量基本在2位数、3位数徘徊,华为仅仅把赛力斯SF5小改一下,然后拿进自己的店里去卖,就能3个月冲到7000+的月销量,这个成绩是其它任何品牌都做不到的,可见华为的效率和影响力有多高。

问界M5的大卖,让华为尝到了甜头,于是只花了半年时间,就以东风风神iX7为基础魔改出了问界M7,但问界M7并没有延续M5的成功,在发布后的第3、4个月短暂冲到了4、5千的月销量,然后在理想发布L8后迅速下滑至如今的几百辆。而问界M5也在推出纯电核祥备车型之后,销量慢慢下降,今年一直保持在2-4千的水平,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问界M5的失意,在于赛力斯SF5本身的产品力就不行,在去年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尚且可以通过华为加持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今年“20-30万中型混动SUV”这个细分市场来了太多竞争对手,下有零跑C11增程版、深蓝S7,上有理想L7、L8,同价位又有魏牌摩卡DHT-PHEV、蓝山DHT-PHEV,问界M5的压力瞬间变大,而纯电版车型的对手就更多了。虽然华为ADAS的水平极高,但不足以抹平问界M5其它方面的短板,况且智驾版的价格接近30万,对比竞品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了。至于问界M7,原型本身就是一台毫无产品力的三线自主品牌燃油车型,经过华为的改造,能与理想ONE掰掰手腕已经很厉害了,改毁但L8一发布,问界M7马上没了竞争力。

从AITO的兴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要想卖得好,华为必须全程参与其中。技术要用华为的,因为华为的技术很强,平台、电机、快充、车机、驾驶辅助一应俱全。营销也要让华为来做,因为华为有丰富的手机行业营销经验,手机行业要比汽车行业卷得多,从手机行业拼杀出来的团队,营销能力绝对是顶级的。最后,渠道更得是华为渠道,相比传统4S店模式,造车新势力更喜欢把展台放在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而华为数量众多的终端体验店,则是所有新势力都无法企及的。所以要想成功,必须全流程让华为参与其中,而华为没有全流程参与的品牌,销量都没有很好。北汽极狐,华为只参与了驾驶辅助系统的零部件供应。阿维塔,华为只提供了技术支持,营销和渠道都是长安负责,所以即使阿维塔比问界用了更多华为技术,但热度明显不如问界。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5张

二,合作车企本身需要有硬实力,并且成本控制能力要好。今年新能源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市场总量已经不再增长,各家车企被迫开始打血腥的价格战,要想在残酷的市场中存活下来,车企的硬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一定要强。小鹏G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SIC碳化硅技术、800V高压平台、580KM续航、300匹马力的中型纯电SUV只要20.99万起步,XNGP高阶辅助驾驶只要多花2万就能选装,反观问界M5 EV智驾版,在没有SIC+800V技术、其它各方面也没有太大优势的情况下,价格却比小鹏G6贵了6万,正说明了赛力斯在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再加上之前华为宣布不造车,余承东的造车路线被否决的情况下,这次华为找奇瑞合作,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奇瑞在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上要比赛力斯强很多。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6张

回到最初的问题,LUXEED能成吗?或者说,华为智选车模式能成吗?虽然华为的技术实力很强,奇瑞的整车制造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华为×奇瑞完全符合第二个结论。但真正的问题出在第一个结论上,华为是否能全流程参与LUXEED项目?奇瑞会不会放权给华为,自己只负责制造?如果放权,那LUXEED还是奇瑞的品牌吗?反正我是觉得够呛,奇瑞不是什么小企业,而是年销量100多万、年营收2000多亿的大国企,而且从奇瑞的发展史来看,这是国内最注重自主研发、拒绝外部干预的车企之一,甚至比比亚迪还要保守,而华为自己则是中国第一民营企业,同样注重自主研发,擅长整合,并且压迫感十足。两家强势企业合作,谁都想掌握主动权,大概率就会陷入内耗,如果LUXEED的平台、电机、车机、驾驶辅助都用华为技术,营销和渠道也交给华为负责,那么奇瑞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代工厂而已,华为也不太可能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一家代工厂。如果平台、电机用奇瑞技术,而华为则负责驾驶辅助系统、营销和渠道,那么奇瑞在新能源尤其是纯电方面的技术积累,能否撑起足够的产品力,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7张

汽车行业的“华为智选车”模式,和手机行业的“华为智选”模式有本质区别,拿小米的“米家生态链”举例,在米家生态链里,小米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经常投资生态链企业,而生态链企业只生产充电宝、灯具、扫地机器人、热水壶等智能产品,这些产品只是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延伸,接入米家APP,和小米一起构建起了小米生态,而不是米家生态链企业自己也研发手机和系统,和小米对着干。华为智选模式也是这样,智选企业的产品只服务华为手机/鸿蒙系统,是华为生态的延伸,而不是另立山头,哪怕在华为被制裁期间,华为智选也卖鼎桥、iNOVA等品牌的手机,但那也是华为控制的小公司,在华为智选模式里,华为依旧掌握绝对话语权。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8张

但到了智选车模式,华为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变了,华为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却拥有一辆新能源车的所有技术,平台、电机、快充、车机、驾驶辅助一应俱全,而被供应的合作伙伴,要想产品卖得好,不仅需要采购华为的所有技术,还需要把营销和渠道交给华为,等于说到头来自己只是个代工厂。放在手机行业就相当于华为有处理器、系统、内存、电池、充电器所有零部件,零售店数量也多,营销水平也高,然后合作伙伴只负责设计logo,贴标卖手机就行,那这样和江淮未来、力帆理想、北京奔驰、华晨宝马还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合作伙伴是羊,华为是狼,狼掌握所有资源,随时可以吃掉羊。

这种狼与羊的关系,任何一家体量稍大的车企都是无法接受的,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本来就是核心技术,只要是体量稍大一点的车企都会自研,就连被称为组装厂的蔚小理基本上也都是全栈自研。宁德时代作为一个只研究动力电池的供应商,已经表现得够没有攻击性了,但也只是提供电芯而已,封装技术、热管理系统依然掌握在车企手中,甚至一些车企依旧有自己研发动力电池、抛弃宁德时代的想法(比如蔚来),而华为掌握全套新能源技术,整个公司的狼性文化和超强的执行力又是业界闻名,几年前在手机行业差点把友商全部干掉,现在因为被制裁转战汽车行业,如果你是车企老板,就问你怕不怕吧。所以华为智选车模式,注定只能与实力弱的车企合作,而在新能源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垂直整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雪球越滚越大的现在,实力弱的车企的竞争力会越来越低,所以我是非常不看好智选车模式的,我觉得迟早有一天,华为要自己造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寒霜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传小米首款汽车14.99万起售而且续航

还记得“1999交个朋友”吗?

这是小米1的最初定价,之后的小米手机价格水涨船高,对涨价不满的米粉们就在后续小米系列发布会上发“1999交个朋友”的弹幕来调侃小米公司;客观上小米手机确实越来越贵,但也有价格低廉的选项,比如红米系列,性能强一龙商江消粉星关免拉定穿些的产品价格当然会高一些,顷枣源一分钱一分岩弊货是硬道理。

只不过大家对于小米品牌的印象似乎已经定型,那就是主打性价比的普通品牌;然而这也是小米多年来要努力改变的品牌形象,所以才会有后续的高端系列。

现在讲一讲小米汽车吧,该品牌的车辆预计到2024年上市交付。

种题笔道是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备受关注,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得全网热议;比如这一次的网传信息吧,首先曝光了渲染图,其次又出现了疑似售价,先来看车辆图片。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9张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10张

运动感很强,疑似来自采用掀背尾门,轮毂尺寸巨大,看起来非常不错!然而只看图片还不会感觉到很夸张,毕竟现在的电动轿车设计感都很不错,最值得讨论的是下面这张图片360问答,售价似乎实锤了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11张

真的会是这个价格吗?

正确答案队是马固把弦怕出云济起:门都没有!

WLTC工况测试续航800公里,这不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标准,但绝对不是一般中端轿车能做到的水平。

汽车续航或油耗测试常用标准有三个,分别为:

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欧标CLTC,Chain Li味云概晚滑赶ght-duty vehicle Cycle,国标WLTC,worldwide Harmonise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国际标准

在这三个测试困算和观型水城铁赵云背模式里,NEDC和CLTC很消况础的测试结果总是相当的,而WLTC工况的测试结果总会边希孔配搞副空少一些;也就是说WLTC工况的测试是最为严格的,而雀态最初应用的是NEDC,第二阶段主要以CLTC为主。

如果网传的小米轿车是N景按位般从亮独水课EDC工况续航800公里还能够理解,可是说WLTC工况续航达到800公里就有些离谱了;因其对应的NEDC工况续航里程怕是能达到1000公里!当然这并不是不能实现,只要动力电池组容量足够大,可是以14.99万的售价而言,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12张

想要知道续航里程可以达到NEDC或CLTC工况者节呢1000公里续航的轿车是什么标准吗?

参考极氪001千里续航版,该车南航军随农黄使用的是能量密度高达200Wh/KG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这是非常高的密度标准了,这是宁德时代旗舰产品的麒麟电池!然而在这个基础之上也需要装备总药很难浓吸容量高达140KWh的动力电池组,最终也才实现CLTC工况1032公里的续航。

这台车的售价是40.3万元。

但是价格是合理的,因其动力电池的成本非常之高。

如果小米轿车的纯电续航里程真的达到WTLC工况误支验怕雨放烈800公里,那么这台车不道坏卫耐静正报航施操传论是什么品牌,其价格应不会低于30万元!四驱版本WLTC工况达到700公里也是一个旗舰标准,其售价也不应低于30万元。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13张

同时,小米轿车提供的后驱和四驱双选项,这就决定了产品定位不低;并且前期的渲染图里还看到了车顶的激光雷达,这也说明了上述小米汽车售价绝对是臆想。激秋杆斯做棉酒温互曲英光雷达是汽车智能驾驶系列传感器里制造成本最高的,门槛就在每个万元左右,目前装备激光雷达的、等判取剧反黑田煤致不价格最低的轿车是小鹏P5的旗舰版,该车装备了两个激光雷达,售价为20.29万。

那么小米轿车有没有可能打破小鹏汽车的价格结构呢?

没有可能。

因为小鹏P5虽然用了激光雷达,但是采用的是前驱平台,电动机的标准只是155kW/310N·m,后悬架用扭力梁。

小鹏P5旗舰版主攻的是智能驾驶而不是性能与操控,驱动平台这一块是能够降低成本的;但是小米轿车采用的是后驱或四驱平台,驱动平台的标准要高得多。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14张

反之同样使用后驱和四驱平台双选项的电动轿车且起售价真的不足15万的选项也是有的,参考中大型轿车零跑C01,但是这台车就没有使用激光雷达。

深蓝SL03电动版也是后驱,可是CLTC续航515公里的版本实际售价也要16.79万元,续航705公里的版本实际售价也要19.99万元,同样没有激光雷达。

哪吒S的后驱版本倒是有激光雷达的选项,可是售价达到了32.28万元。

传小米已与华晨及奇瑞汽车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https://ic.work/) 推荐 第15张

综上所述,小米轿车的标准并不低,后驱和四驱就决定了起步门槛会在20万左右,而且起步续航里程应当在550公里上下;如果真的如网传信息一样,起步续航有WLTC工况800公里,那么这台车的起售价就很难低于30万元!小米造车不是为了表现出雷军可能有什么精神状况上的异常,但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标准来定价的话,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精神状况不太好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总而言之,小米轿车不可能是这个续航、配置和价格的匹配。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奇瑞A5车身抖动

前驱车都这样,跑到一定里程就出毛病了!
前桥的负荷大,又要转向,又要驱动!有很多可能,避震器漏油会抖,万向节松动也会抖,传动系统的问题也会让前轮抖!没看到实际的东西,不好说~~~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