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透露中芯京城量产时间预计在今年下半年

2023-04-11

于2023年四月末,中芯国际通过其官方投资交流窗口宣布,预期位于北京的工厂将有望于本年度的下半年启动大规模生产阶段。

集成电路产业乃典型的周期性经济领域,其市场需求深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平衡等要素波动的影响,呈现出每约4至5年的完整循环周期特征。而在代工领域中,一条生产线的使用寿命可长达二十年乃至以上,跨越多个集成电路周期阶段,这使得产能规划工作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导向与长期策略,展现出其深远性和前瞻性。

在行业内通行的做法中,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通常限定于十年以内,因此,在产能建设初期阶段,较高的折旧费用对业绩构成了显著的压力;然而,一旦度过折旧期后,毛利率水平将明显提升。这一行业普遍遵循的规律表明,新建产线与运营超过二十年的老产线之间,形成了对公司整体利润的平衡作用。

作为专业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厂商,我们的核心业务聚焦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覆盖多样技术节点与工艺平台的定制化晶圆加工服务及全方位配套解决方案。这些先进的制造成果广泛应用于智能移动通讯、消费电子设备、智能家居系统、工业自动化以及汽车等多元化领域。根据2022年的市场数据统计,公司代工产品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收入占比显示,智能手机产业占总量的27%,消费电子产品为23%,智能家居占比14%,而其余则由工业与汽车等相关行业贡献了高达36%的市场份额。

中芯国际作为全球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中的翘楚,特别是在中国内地,其在工艺水平、产能配置以及客户服务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全面覆盖从0.35微米至最先进的FinFET技术节点,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制造与技术服务。

在半导体产业的布局中,中芯国际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其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在多个关键城市建立起先进的晶圆制造基地。于中国境内,上海不仅是公司总部所在地,同时拥有多座8英寸及12英寸的晶圆厂;北京和天津作为重要节点,不仅各自配置有3座8英寸晶圆厂与4座12英寸晶圆厂,且还有更多投资正在加速进行中,在这些城市新建的三座12英寸晶圆厂即将落成。这一系列布局充分体现了中芯国际在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坚定承诺和战略决心。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于3月13日的深入研究指出,在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晶圆代工业的竞争格局中,中芯国际以4.7%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六位。

在这段时间里,中芯国际不仅面临着晶圆出货量与销售单价的双降挑战,其2022年第四季营收环比下降了15.0%,具体数值约为16.2亿美元。其中,智慧家庭和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成为了营收缩水最为显著的细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振客户投资意愿,中芯国际采取了一系列降价措施,然而这些举措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预测指出,进入今年的第一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与营收很可能继续收缩。

根据先前的预测模型,中芯国际预计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将呈现温和环比下滑的趋势,在10%至12%的区间内。同时,毛利率预计将压缩到19%至21%的范围之内。对于全年的展望,预计销售收入相较于前一年度将出现低十位数百分比级别的同比减少,而全年毛利率则有望稳定在约20%左右的水平。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