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公布,中芯、华虹发力产能扩张

2023-03-31

近期,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两大中国本土晶圆制造领军企业公布了2022年财务报告,成绩斐然,不仅营收和净利润均达到了历史新高,更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为了应对这一经济挑战并抓住未来机遇,双方正加快产能扩张步伐,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和业务领域,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中稳固其领先地位,并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

于公元二零二二年岁末,中芯国际公布了其年度财务报告,业绩再创新高,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该年度的总收入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九十五亿一千六百万人民币元,较前一年度增长了三十九个百分点;净利润总额更是攀升至一百二十一亿三千三百万元,同比增长十三个百分点;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则净利润为九十七亿六千四百万人民币元,较去年实现了八十三点四个百分比的显著提升。

年报公布,中芯、华虹发力产能扩张 (https://ic.work/) 推荐 第1张

△Source:中芯国际财报截图

在报告期内,中芯国际成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48,884.7百万元的显著成就,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9.3%。其中,晶圆代工业务贡献突出,总收入高达452.93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幅达到了令人瞩目的41.0%,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年度内销售晶圆数量的增长和平均售价的提高。

中芯国际对此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销售晶圆数量的增加以及平均售价的提升,是推动公司营收稳步增长的主要驱动。在2022年,中芯国际总产量达到751.1万片,实现了稳定的产能输出;同时,晶圆月产能稳定在71.4万片水平上。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策略和市场定位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而言,2022年相较于前一年度,公司总计增加了5.2%的销量至709.8万片,并成功提升了平均售价,由4,763元提升至6,381元,这一系列增长亮点共同驱动了中芯国际在报告期内的业务发展和财务表现。

审视各类产品在总营收中的贡献份额,我们发现,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整体表现趋缓的背景下,智能手机板块的权重明显下滑。具体而言,智能手机部门当前占比为27%,较去年同期的32.2%有显著下降;智能家居领域的影响力也略微增强至14.1%,对比去年同期的12.8%,略有提升迹象;消费电子领域则稍显疲态,占比降至23%,与去年同期的23.5%相比,略有缩减。而其他类别的产品则展现出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其营收贡献占总比达到35.9%,较之去年同期的31.5%,增长率颇为可观。总体看来,在此市场环境下,各板块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与调整,反映出消费电子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通过审视晶圆尺寸的市场份额分布,我们观察到8英寸晶圆的占比为33.0%,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的36.1%,其份额有所缩减;与此同时,12英寸晶圆在总营收中的比重提升至67.0%,对比去年同期的63.9%,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市场对成熟制程技术的持续关注和需求,在2022年中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年报公布,中芯、华虹发力产能扩张 (https://ic.work/) 推荐 第2张

△Source:中芯国际财报截图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2022年晶圆代工产能增长了约14%,然而,8英寸产能的增长明显低于整体产业平均值,其增幅仅为6%。相比之下,12英寸产能则实现了更显著的提升,增速达到18%。

值得注意的是,12英寸晶圆的新增产能中,有大约65%属于成熟制程,这一制程的产能年增长率达到了20%。这表明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各大晶圆代工厂的主要扩充战略集中在12英寸晶圆上,并且特别侧重于成熟制程的发展。

驱动这一趋势的主力企业包括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旗下的HHGrace以及合肥晶合集成等公司。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投资不仅推动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活力,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响应供应链内上游企业面临的库存压力持续增高的态势,中芯国际在2022年底的财务报表显示,预付款项总额攀升至7.20亿元,相较于年初已显著增长160.7%,而存货余额则膨胀至133.13亿元,较上期增幅达75.1%。这一系列数据的增长主因在于为应对市场变化及生产需求的增加,公司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备货策略。同时,晶圆库存量也实现了惊人增长,达到了516,724片,同比去年激增395.1%,充分体现了中芯国际在面对市场需求波动时,通过增强供应链弹性来确保稳定运营的决心与行动。

在回顾中芯国际于二零二二年度的运营状况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其四个季度的产能利用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具体而言,自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该公司的晶圆产出分别为一百八十四万零二百片、一百八十八万六千五百片、一百七十九万七千七百片和一百五十七万四千一百片;同期的产能利用率相应地表现为百分之一百点四、百分之九十七点一、百分之九十二点一及百分之七十九点五。

中芯国际近来正全力建设新设施,计划在年底前使深圳工厂步入满产状态,并推进京城工厂的试运行阶段。临港基地已圆满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西青项目亦启动了建设筹备。京城工厂的投产进程受到瓶颈设备交付延期的影响,其全面量产预计将晚至一个到两个季度后。预期年底将实现相当规模的月产能提升,这一增长幅度与2022年年末相比大致相仿。

面对科技竞争的挑战,中芯国际战略聚焦于加强技术研发的核心能力建设。在其最新的财务报告中揭示,公司已构建起一套涵盖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全系列核心技术体系,这一系统旨在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成本优化支持和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的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中芯国际在技术创新之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实现了从0.35微米到更先进的FinFET技术节点的全面覆盖。这些突破性成果涵盖了广泛的技术平台,特别是逻辑工艺技术和特色工艺技术领域,为各类客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服务选择,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挑战。

在二零二二年度,中芯国际已成功研发并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的平台包括:基于28纳米高压显示驱动技术的工艺平台、首个采用55纳米BCD技术的第一阶段、经过优化与升级的90纳米BCD工艺平台,以及先进的0.11微米硅基OLED工艺平台。此外,公司各项平台项目均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具体涉及28纳米HKD超低功耗技术平台、专为汽车应用设计的40纳米嵌入式存储器工艺平台,以及面向NOR Flash存储器需求的4X纳米级工艺平台项目。

于3月30日之公布年度报告,华虹半导体于其2022财政年度实现了收入的新里程碑——总额为24.75亿美元,较前一年度增长了惊人的51.8%。同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跃升至4.50亿美元,彰显业绩稳健提升,同比增长高达72.07%,成绩斐然。

该报告详述,在过去一财年中,华虹半导体的毛利率录得34.1%,较前一年度增长了6.4个百分点。这一显著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平均销售价格的上涨与产品组合的成功优化;然而,这一增长也被部分折旧费用增加所部分抵消。此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了公司稳健的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亦凸显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强大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

在2022年度财务表现中,中国持续稳坐华虹半导体主要收入市场的头把交椅,为公司贡献高达73.2%的总收入,较前一年度增长幅度达50.3%。与此同时,北美地区的客户对于公司的营收贡献亦显著提升,同比增长86.9%,尽管这一区域仅占华虹半导体总营收的12%,但其快速增长的势头引人瞩目。

作为华虹半导体的重要业务支柱,分立器件板块以31.3%的营收贡献和高达38.9%的增长速度引领市场风向;紧随其后的是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占据总营收比重的31%,主要应用于智能卡芯片及微控制器等关键领域。

在微控制器领域,华虹实现了12英寸嵌入式闪存MCU的成功量产,这一里程碑不仅强化了公司的技术创新实力,更确保了2022年微控制器产品线销售量与销售额均实现双位数的显著增长。这样的成绩,不仅反映了公司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更为其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构筑了稳固的地位。

通过精心布局与持续优化,华虹半导体正不断拓展其业务版图,深耕细分市场,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引领技术发展前沿,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先进、高效的解决方案。

年报公布,中芯、华虹发力产能扩张 (https://ic.work/) 推荐 第3张

△Source:华虹半导体财报截图

在审视华虹半导体的最新业绩时,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的表现堪称亮眼。该技术领域在2022年度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34.4%,这一增速不仅成为了公司发展的动力引擎,更是推动其整体增长的关键因素。随之而来的是,sNVM的营收占比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从2021年的5.4%跃升至8.4%,展现了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紧密契合和强劲需求。这些数据不仅反映出华虹半导体在技术创新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也预示着其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拥有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作为华虹半导体的战略焦点领域,消费电子产品为其主要收益来源,去年的营收占比达到了惊人的64.6%,较之于前一年度实现了高达73.9%的增长率。紧随其后的工业及汽车电子部门,则贡献了22.2%的营收份额,并在增长幅度上与消费电子部门相当,同步录得了74.1%的同比增长速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汽车电子领域内的总营收实现了约100%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新产品的持续导入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扩展,华虹半导体在工业与汽车领域的布局正逐渐深化,为公司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年报公布,中芯、华虹发力产能扩张 (https://ic.work/) 推荐 第4张

△Source:华虹半导体财报截图

在华虹半导体的业务结构中,其主要聚焦于技术先进的成熟工艺代工服务。在这些工艺中,≥0.35微米级别的制程为公司的核心营收驱动引擎,占比达到惊人的39.1%。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财年里,公司对55nm及65nm技术节点的投入与拓展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动力,较前一年度实现了高达125%的强劲增长。

此回答着重在表述方式上进行了优化和改写,旨在呈现更优雅、高级的语言风格。通过调整句式结构和选择更为精确的词汇,使其更具文学性和艺术感。

根据华虹公司的财务报告所揭示的信息,2023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面临多种挑战和变数。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并伴随传统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下降,这已成为半导体产业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中共同面临的严峻考验。

在此背景下,公司正适应外部需求的降低与内部需求加速转型的趋势,在国内经济环境下积极采取策略布局新兴领域,如电动汽车、新能源等市场。此举旨在快速对接并满足全新的市场需求,同时推动业务实现持续稳健增长,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依据华虹半导体于财务报告中的详细披露信息,截至二零二二年年末,该公司已运营三座八英寸晶圆厂与一座十二英寸晶圆厂。过去三年的等效八英寸年产能分别达到了二百四十八万五千二百片、三百二十四万六千零四十片及三百八十六万两千七百片,展现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二十四点六七%的增长态势。

在二零二二年内,十二英寸工厂已成功运营于其月产能的高位,达到六万五千片。展望未来,在二零二三年内,公司预计将逐渐提升其月产能至九万五千片,并适时启动新的十二英寸生产线建设,以实现持续增长制造能力与技术升级的目标。

在展望未来年度时,作为行业领导者,公司12英寸生产平台将致力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此举将通过引入更加丰富、更为先进的特色工艺以及深化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和建立稳固互信关系来实现。这一战略举措将成为推动新年度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核心动力。

为满足半导体市场的长期需求并提高产能效率,公司将全面激活「8英寸+12英寸」的生产策略。这将包括优化现有8英寸平台的运作效率以及持续推进12英寸一期的产能扩增计划。同时,公司还将适时启动无锡二期项目的建设准备工作,以确保能够响应未来增长的需求,并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此举不仅展示了公司对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承诺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其对未来市场需求趋势的敏锐洞察力与前瞻性规划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华虹集团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健增长,并巩固其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