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好的芯片有哪几个

2023-06-03

国产芯片有哪些品牌 这些你应该知道

说起国产芯片,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的,对于国内芯片品牌发展现状也知之甚少。虽说芯片一直是 国人心中的痛,但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国产芯片也有不少龙头。

芯片产业是由很多环节组成的,共同分工合作促成行业的发展。其中,涵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测测试,半导体设备端等等几大环节。而其中芯片设计茄租环节,国内以海思,紫光展锐,联发科,汇顶科技等为主导;芯片制造环节,国内以中芯国际,北方华创,华虹宏力等为主导;芯片封测测试环节,国内以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等为主导;半导体设备端环节,国内以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盛美股份等为主导。

目前国内已经拥有六家国产电脑芯片研发企业,他们所研发的芯片分别是龙芯、华为鲲鹏、沸腾、海光、申威、兆芯,那这六大国产芯片巨头实力到底如何呢?我们从这六大国产电脑芯片产品可以看出,实力最强则是华为鲲鹏920芯片,在2019年就达到了 7nm工艺制程水准,随后便是海光达颤耐兆到了14nm工艺水准,飞腾、兆芯也达到了16nm工艺水准,剩下龙芯、申威这两家芯片企业依旧停留在28nm工艺水准,而这六款芯片也采用了不同的芯片架构,有主流的ARM、X86芯片架构,也有MIPS、alpha架构。

这也代表了目前亩旁国产芯片发展三大路线,分别是IP内核授权模式、指令集架构授权模式、授权+自主研制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大国产芯片发展路线,也是各有优劣,但由于目前国产芯片整体实力依旧还有着较大差距,如果单从芯片设计能力水平方面来看,无疑以华为为代表的指令集架构授权模式更好,而华为海思也是目前唯一能够跻身于世界顶尖水平的国产芯片企业。

当然,这些芯片公司主要都是在移动芯片领域上有着较为不错的成绩,其他芯片领域还是有着不少企业影响力也不小,希望经历这次的国外芯片垄断后,中国能够研发出自己的世界品牌,在国际芯片领域上逐步产生话语权。

dsp芯片国产

在dsp芯片国产进口方面,通常来讲,进口芯片会更加可靠、性能更好,因为进样假几穿钢燃罪字菜款口芯片一般会有更严格的生吗自阻统外产标准和更优质的组件,这样可以保证芯片的性能和可360问答靠性。但是,国产芯片的成本更低,也更加稳定,在艺操期威价格敏感的场合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也晚妒改啊们可以考虑外购进口芯片搭配国产外壳,这样可以达雨料坏验到性价比和可靠性的双重要求。

国产cpu品牌都有哪些?

国产处理器比较具有使用价值的包括兆芯、飞腾、申威、龙芯等移动处理器设计商包括华为海思、大唐联芯、展讯、全志、瑞芯微,还有中国台湾MTK的MTK 6573 MTK 6575 MTK6577 的芯片,大陆展讯的SC8810等智能机芯片等。

国产CPU分这么几类吧:
先不谈制造,只说CPU设计:
1. 龙芯这种从下到上都是自主设计,指令集虽然是模仿的,但也勉强算是自主的,现代CPU架构下指令集的差异性已经不大了。
2. 用开源的硬件方案的,代表类型有SPARC架构下的一些CPU,比如神舟飞船上用的就是这类,拿别人开源的东西改改就可以用了。
3. 直接买别人的硬件方案,这了指的是买了全套东西的那种,代表类型有alpha架构,也就是申威系列,太湖之光用的。
4. 拿别人的授权,然后生产CPU的,代表类型是华为海思这种,拿到ARM的授权,然后重新设计的,虽然ARM会提供公版,但像拿来直接用还是有点难度的。
5. 破解、抄袭、打磨别人家的CPU的,有一些研究所在做。
以上只是分类,就现状来说:
龙芯这种其实意义是最大的,基本上把CPU设计中所有的水都试过,虽然也出过能跑Linux的桌面版本,但整体技术来说有点落后,并且市场前景也不乐观,MIPS自己都快死了。
龙芯肯定会活着,至少作为国家战略的技术储备,也会有人让它活着,但活的好不好就难说了。玩硬件太烧钱了,看Intel挣的多,烧的钱更多。
SPARC和alpha其实在实际中差不多,一种是开源的,另一种是整体买过来的。问题在于,不管是开源还是买的,基本上搞不到太好的东西,虽然申威拿到的超算的第一,但申威自身的问题很多,比如内存设计就很弱,适合做并行计算,但不适合民用。当年太湖之光拿下超算第一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国产CPU成气候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民用领域对单核性能要求很高的,申威的单核可能还不如龙芯,申威的优势在于浮点性能强悍,但普通用户要那么强的浮点性能干嘛?
SPARC多用在航天领域,欧洲人一直在用,我们在后面跟着学,我们自己造的SPARC整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是使用的话,已经足够了。
再次强调,这两类不太适合民用。
第四类就是拿授权,自己设计Soc之类的,这类包含很多,广义一点来说,兆芯、飞腾、海思、展讯等等,好像PPC指令集在国内也有拿到授权的。龙芯拿到MIPS授权以后,其实也可以归到这类,但毕竟龙芯早期确实是全自主设计,只不过是“兼容”MIPS指令,而且龙芯发布的年代国内缺人缺钱,条件要困难的多。
狭义的看,像兆芯这种其实不算,因为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其实就是VIA,但要是哪天VIA卖给国内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合法生产x86的CPU了。
拿到的授权不同,自主的程度也不一样,有些可以做深度定制,有些就只能简单改改,因为这类厂商实在是太多了,我了解的不全,不好一一评价。但我个人认为,从商业化的角度上看,这条路是最好走的。兼容性上没有门槛,前期不需要烧特别多的钱,对于商业化来说相对比较容易。
最后一类是拿别人的片子搞破解抄袭之类的,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可言,要么是打着科研的旗号,要么打着国防的旗号,要么就是纯粹骗钱,当然可能两三种情况并存的也有。还有,特别注意区别一下龙芯是自己做出来的,汉芯是靠打磨骗钱的,两个不是一回事。
以上都是CPU设计方面的。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