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蓝牙5.2的LE Audio技术,带来低延迟、高音质体验,加速无线耳机市场发展。其支持低功耗LC3编码,音质优于传统SBC且传输效率更高。此外,LE Audio技术有望改善助听器领域,国内厂商正加速研发助听器芯片,实现蓝牙与助听功能的深度整合。
蓝牙技术,历经二十载风雨洗礼,已走过数个辉煌的迭代之路。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如同为这幅技术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蓝牙5.2版本之前,数据传输的飞速与低功耗的跃进,成为了技术升级的两大核心。蓝牙3.0时代,我们见证了高速数据传输与能效比的显著提升;蓝牙4.0,则开启了低功耗蓝牙(BLE)的新篇章;蓝牙5.0,更是将传输速度推向了新的高峰。然而,直至蓝牙5.2版本的诞生,我们才真正步入了LE Audio的崭新时代,一场音质与体验的革新悄然开启。
随着LE Audio的引入,我们正式迈入了无损音频的殿堂。低延迟、高音质,成为了新时代蓝牙音频的代名词。在无线耳机、扬声器、车载娱乐系统等众多领域,蓝牙LE Audio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赋予了产品前所未有的音质与体验。无线耳机市场,更是因此迎来了飞速的增长。
与传统的A2DP协议下的SBC、aptX、AAC、LDAC等编码格式不同,LE Audio基于蓝牙5.2标准,推出了全新的LC3蓝牙音频编码技术。这一技术,以其仅20ms的编码、传输、解码过程,大幅提升了音频传输的质量,同时降低了近一半的传输速率,实现了真正的低功耗。
在LE Audio之前,SBC、AAC、aptX、LDAC等编码格式各有千秋。SBC作为广泛兼容的编码格式,虽然能在中等比特率下实现较高音质,但压缩效率相对较低,音频质量难免受到一定影响。而蓝牙技术联盟的数据对比显示,LC3在345 kbps的位速率下,音质损伤更小,位速率却仅为160 kbps,远胜于SBC。
AAC作为苹果设备广泛支持的编码格式,支持16bits/24bits的音质,能在低码率下呈现出色音质。aptX则由CSR公司开发,后被高通收购,其aptX Lossless蓝牙音频编解码器能够提供高达1Mbps的音频传输码率,达到CD级音质。LDAC则是索尼的杰作,以其高传输码率,传输24bit/96kHz的高分辨率音频。然而,aptX、LDAC在音画同步和低延迟方面仍有不足,这正是LC3所擅长之处。
蓝牙5.2标准发布至今,已近四年。在这四年间,产业链不断完善,多家蓝牙芯片厂商纷纷推出支持蓝牙5.2标准的产品,音频传输领域正式步入了低功耗、低时延的无损时代。
不仅如此,LE Audio还带动了助听领域的飞速发展。蓝牙技术联盟预测,到2028年,LE Audio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到惊人的100万台。更重要的是,LE Audio将为全球超过15亿的听障人士提供音频帮助。这一预测,无疑为助听器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助听器芯片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占据,如高通、安森美等。然而,国内厂商也不甘示弱,纷纷投入研发,推出了多款自研的助听器芯片。南京天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推出的HA3950数字助听专用SoC芯片,集成了2路独立音频输入通道、10路GPIO,并搭载了全新的降噪算法和WDRC动态压缩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清晰、逼真的音质体验。
此外,越来越多的助听器芯片解决方案实现了助听与蓝牙的深度整合。用户只需通过手机APP进行测听、验配,便可轻松满足多样化的音频需求。当手机的数字信号通过蓝牙传入助听器芯片时,经过算法放大,音质更加清晰、细腻。
除了南京天悦,海卡缔、锦好医疗等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布局助听器芯片市场。随着LE Audio技术的广泛应用,蓝牙+助听器芯片的解决方案将加速得到市场的认可与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