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是否必须从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

2024-10-01

在电子工程领域,电源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电源设计中,滤波电容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滤波电容通常被用于电源输出端与负载之间,以过滤掉电源中的高频噪声,确保电源输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在电源设计中,有一个问题经常困扰着工程师们:电源是否必须从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

电源是否必须从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 (https://ic.work/) 工控技术 第1张

一、滤波电容的作用及特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滤波电容的基本作用。电源滤波电容是在电源输出端与负载之间串联的一种电容器,主要作用是过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保证电源输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电源输出端,由于电源采用的是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方式,因此输出电压会出现一定的交流成分,这就是所谓的“纹波”。纹波会对电路产生干扰,造成电路工作不稳定,甚至引起系统故障。而滤波电容能够通过对交流信号的滤波作用,去除这些干扰信号,使得电源输出的直流电稳定可靠,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滤波电容的特性包括电容值、谐振频率和安装电感等。电容值决定了电容能够存储的电荷量,从而影响到滤波效果。谐振频率是电容在特定频率下呈现最大阻抗的频率点,也是电容滤波作用范围的重要参数。安装电感则是指电容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电感,它会影响电容的谐振频率和滤波效果。

二、电源滤波电容的布局与走线

在电源设计中,滤波电容的布局和走线对于滤波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观念认为,电源必须经过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以确保电源在进入芯片之前已经经过充分的滤波。然而,随着系统工作频率的提升和多层板的普及,这种观念逐渐受到挑战。

在低频板卡和单、双面板中,由于工作频率较低,滤波电容的谐振频率点相对较高,因此电源经过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是可行的。然而,在高频板卡和多层板中,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随着工作频率的提升,PDN(电源供电网络)噪声对应的频段也在提高,而滤波电容的谐振频率点变化不大,因此滤除噪声的作用范围有限。此外,电源经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会增长走线距离,加大寄生电感,进一步降低电容谐振频率,从而影响滤波效果。

三、高频噪声的滤除与电容的布局

在高频板卡和多层板中,高频噪声的滤除更多地依赖于电源、地之间的平板电容和芯片Die内电容。平板电容具有高频响应速度快、滤波效果好的特点,能够有效应对几百兆的高频电源噪声。而芯片Die内电容则对更高频率的噪声具有更好的滤除效果。

因此,在高频板卡和多层板中,滤波电容的布局应该更加灵活。滤波电容可以靠近电源输入端放置,以减小走线距离和寄生电感,同时利用平板电容和芯片Die内电容对高频噪声进行滤除。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滤波效果,还可以降低系统成本,因为不需要在芯片管脚附近大量布置滤波电容。

四、滤波电容的正确布局与布线

为了确保滤波电容的滤波效果,正确的布局与布线至关重要。首先,滤波电容应该尽量靠近电源输入端放置,以减小走线距离和寄生电感。其次,滤波电容的布线应该尽量短而直,避免弯曲和交叉,以减少寄生电容和电感的影响。此外,还应该注意电源、地平面之间的紧耦合,以减小电源地之间的阻抗,提高平板电容的滤波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滤波电容类型和参数。例如,在高频系统中,可以选择谐振频率较高、寄生电感较小的电容;在需要承受较大纹波电流的系统中,可以选择容量较大、ESR(等效串联电阻)较小的电容。

五、结论

综上所述,电源是否必须从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在低频系统中,由于滤波电容的谐振频率点相对较高,因此电源经过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是可行的。然而,在高频系统中,由于工作频率的提升和多层板的普及,滤波电容的谐振频率点相对较低,因此电源不必非得经过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相反,应该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滤波电容类型和参数,并灵活布置滤波电容的位置和布线方式,以确保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电源设计中,我们应该始终遵循“最小化寄生电感、最大化滤波效果”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布局与布线来优化滤波电容的滤波效果。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滤波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系统需求和挑战。

文章推荐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