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激光技术的多元应用与前沿进展
今天研习激光在微加工领域的应用,核心内容为激光在Micro LED显示技术的应用情况。《Recent progress of las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micro-LED display manufacturing: A review》
应用背景
Micro LED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在智能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领域,人们渴望更清晰、更逼真、更节能的显示效果,Micro LED 凭借其出色的色彩表现、高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高亮度和能效等优势,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为用户带来卓越的视觉体验。
在可穿戴设备、汽车显示、AR/VR 等新兴领域,对小型化、高分辨率、高可靠性和柔性显示的需求日益增长。Micro LED 的特性使其成为这些领域的理想选择,例如在智能手表中实现精准的信息显示,在汽车仪表盘上提供清晰的驾驶信息,以及在 AR/VR 设备中增强沉浸感。
但是,Micro LED的制造工艺复杂,包括高精度的芯片制造、微纳米级的蚀刻和转移技术等,这些过程对设备和技术要求极高,且容易出现缺陷,导致生产良率较低,增加了制造成本。
目前 Micro LED 的大规模量产存在困难,如芯片巨量转移等问题,限制了其产量的提升。同时,由于生产过程复杂和产量有限,Micro LED 的成本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 激光在Micro LED的应用
✦
•
✦
1
激光外延生长(Substrate Epitaxy)
原理:利用激光加热、材料沉积,在衬底上生长 Micro LED 芯片。如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技术,通过激光脉冲照射靶材,使靶材表面原子和分子获得足够动能,形成等离子体羽状物并沉积在衬底上形成薄膜;激光分子束外延(Laser Molecular Beam Epitaxy, LMBE)技术则是利用激光蒸发将金属镓和氮气转化为高能原子和分子束,通过精确控制激光束来实现原子和分子束的方向、强度等,从而在衬底表面进行沉积生长。脉冲激光沉积(PLD)材料精确控制:能实现微米级的局部生长和沉积,对结构控制更精准,如在制备光学薄膜和 GaN 薄膜时可精确控制材料生长位置和厚度。 生长温度相对较低:与传统化学气相沉积(MOCVD)相比,PLD 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材料生长,减少热分解和不均匀生长问题。 适用材料和衬底广泛:可用于多种类型材料和衬底,包括硅、蓝宝石等。 但在大规模生产中,可能面临生长速率慢和均匀性控制难的问题,适用于研究和小批量生产,可快速制备样品。 *PLD技术原理
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
高质量生长:基于对原子和分子束的精确控制,可实现高质量晶体生长,提高 Micro LED 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生长变量多:生长温度、氮气流量和激光扫描频率等参数对生长过程影响显著。生长温度影响材料结构、质量和生长速率;氮气流量决定氮化物材料中氮含量,影响材料组成和性能;激光扫描频率影响生长速率、晶体质量和表面形貌。
具备量产优势:生长速率高、均匀性和重复性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Micro LED 外延层,如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 GaN 时,能有效减少极化效应影响,制备出高质量、低应力的 GaN 层。
2
激光蚀刻(Laser Etching)
原理:将高能量激光束聚焦在芯片表面特定区域,使材料受热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实现去除。
激光辅助干蚀刻(Laser-assisted dry etching)
性能优势:与传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反应离子蚀刻(RIE)干蚀刻相比,具有更高的蚀刻速率(约为ICP/RIE 的16倍)、更好的蚀刻均匀性(空间均匀性可达 1-3%,优于 ICP/RIE 的3-5%)、更高的吞吐量(可达50-100 片 / 小时,而 ICP/RIE 为10-20片 / 小时)以及更优的器件侧壁质量控制(侧壁垂直度可达8-80°,表面粗糙度RMS可达0.5-1nm,均优于 ICP/RIE)。
工艺复杂:光刻是半导体微纳结构制造的关键步骤,激光辅助干蚀刻中的光刻过程包括曝光、显影、蚀刻和剥离四个主要步骤,需要精确对准掩模和图案,且使用的UV激光能量吸收特性导致蚀刻深度相对较浅,对于需要较大深度的Micro LED可能需要多次处理。
*激光辅助干蚀刻工艺
激光直接写入(Laser Direct Writing,LDW)
高精度无掩模蚀刻:无需传统光刻掩模,直接通过控制激光束定位在材料表面形成图案,可实现单步高精度、高效率的微纳尺度制造,适用于GaN薄膜的多重和选择性图案化,能制造出更小的微结构。
加工效率高:加工速度快,适用于多种类型材料。与传统LDW相比,超快 LDW(如飞秒激光)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少热损伤,飞秒激光脉冲极短,能避免热传导造成的热损伤,已成为加工GaN薄膜的新手段。
*蚀刻后Micro LED示意图
3
激光剥离(Laser Lift-Off)
原理:利用短波长激光(光子能量高于 GaN 能带隙但低于蓝宝石和 AIN 能带隙)从蓝宝石侧照射,激光能量被 GaN 外延层吸收,使表面 GaN 发生热分解,产生的氮气和液态镓导致界面应力变化,促使外延层从衬底释放。
*LLO原理
效率较高:已广泛应用于 LED 和 Micro LED 生产中的衬底去除过程,转移效率可达99.9%,但转移精度相对略粗(约 ±10μm)。 *LLO后SEM-PSS结构
4
激光巨量转移(Laser Mass Transfer)
原理:通过激光照射透明基板上的动态释放层(DRL),使局部能量吸收、消融和分解,产生的气体压力将界面材料和附着的器件转移到目标基板。
激光诱导前向转移(LIFT)
DRL 材料选择: DRL 材料需具备在激光作用下能产生合适的粘附和释放特性。 ①单层金属膜(如 Au-DRL)曾被用于转移荧光粉粉末,但可能残留材料污染器件。 ②单层聚合物材料(如光分解性三嗪聚合物TP或聚酰亚胺PI)可分解成挥发性产物,减少污染,但TP产生的冲击波可能损坏器件,PI通过热分解产生气体和机械能,实现高效高精度转移。
为克服传统 LIFT 技术的局限性,如低放置精度和芯片损伤问题,研究人员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如激光诱导热气泡转移技术,通过控制激光照射产生气体形成气泡护盾,温和推动芯片转移,提高了转移精度并减少了损伤;还有通过优化 DRL 材料和结构、改进激光参数控制等手段,提升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LIFT原理
5
激光辅助键合(Laser-assisted Bonding)
原理:利用高强度激光束照射金属表面,使其熔化从而实现电气连接。通过激光束的高精度和聚焦能力,对特定区域进行选择性加热和键合,增强键合精度和稳定性。
优势: ①具有选择性键合、局部加热等优点,适用于小间距 Micro LED 的键合。 ②可减少热应力和晶圆翘曲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确保键合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因其非接触特性降低了芯片受损风险,提高了键合可靠性和成品率。 *激光辅助键合原理
*Au/Sn激光辅助键合
6
激光检测与修复(Laser Detection and Repair)
激光检测原理:基于光致发光(PL)现象,当 Micro LED 被高能量激光束激发时,电子从导带跃迁到价带,发生辐射产生光子,通过检测光子的特性(如波长、强度等)来评估 Micro LED 的性能。 非接触性:激光检测无需与 Micro LED 芯片直接接触,避免对芯片造成物理损伤,保证了芯片的完整性和性能。 高精度:能够精确检测芯片的发光性能,通过调整激光光斑大小(可降至 2μm 以下),可实现对 Micro LED 的精确分析,对微小缺陷也能有效识别。 扫描检测:对 Micro LED 进行扫描检测,获得PL 强度映射图像,从而快速定位缺陷芯片的位置,提高检测效率,如通过比较不同芯片的 PL 强度,可直观发现强度较低的缺陷芯片。 * 激光检测-PL强度
激光修复
利用高能量的紫外激光在缺陷区域进行消除,去除或修复 Micro LED 中的缺陷部分,该方法速度快、效率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去除芯片缺陷。 通过修复缺陷芯片,以提高 Micro LED 芯片的良率,减少废品率,从而提升整个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激光修复流程
启发:
① 激光在Micro LED领域的应用广泛,以紫外激光为主,即波长范围355nm、266nm、248nm等,传统红激光1064nm应用较少,这与Micro LED芯片自身特性及制造过程密切相关。
② 激光在该领域的应用是传统激光应用的精细化,本质上相差不大。
③ 激光协同其他领域的技术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