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2025-05-21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前言

电磁车的控制比较简单,可以分为信号采集,舵机控制和电机控制三部分,电磁车的控制算法也主要围绕这三部分进行,刚开始起步可能对这三个模块的要求不高,但是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的对这三个模块进行细化和深究。

滤波

什么是滤波

滤波(Wave filtering)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可以从含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提取有用信号,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采集到的信号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正因如此,滤波算法也成了在智能车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控制算法。

常见的软件滤波

1. 限幅滤波(又称程序判断滤波法)

根据经验判断,确定两次采样允许的最大偏差(设为A),每次检测到新值时判断

如果本次值与上次值之差小于等于A,则本次值无效。

如果本次值与上次值之差大于A,则本次值无效。放弃本次值,用上次值代替本次值。

优点:能有效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脉冲干扰。

缺点:无法抑制那种周期性的干扰、平滑度差。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1张

2. 算术平均滤波法

算术平均滤波,指的是将每个电感采集到的一组值用冒泡排序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丢弃最大值和最小值,再对剩余的值求平均。

优点:适用于对一般具有随机干扰的信号进行滤波,信号会在某一数值范围附近上下波动。

缺点:对于测量速度较慢或要求数据计算速度较快的实时控制不适用。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2张

还有很多软件滤波的方法,可以参考下面链接

c语言 算术平均滤波法_常见的滤波算法(C语言

PID控制

如果我们要想让一个系统达到预期的值,那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引进PID。PID控制应该算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控制算法了。小到控制一个元件的温度,大到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飞行速度等等,都可以使用PID控制。

什么是PID控制

比例(P)积分(I)微分(D)控制(PID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自动控制器。

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适用面广,参数独立,在参数调试中也能轻易找到最适合该系统使用的参数。

PID控制分为两种,在智能车控制中,最常用的就是增量式PID和位置式PID,舵机使用的是位置式PID,而电机的话,大多数的智能车队使用的是增量式,其实电机并不局限于增量式,增量式和位置式在参数调好的情况下效果是一样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详细的PID控制知识可以参考智能车浅谈——控制规律篇

舵机控制

舵机的控制中,使用的是位置式PID,当车子处于赛道的不同位置时,偏差会不同。偏差等于左右电感值的偏差,当前偏差就是误差,把当前误差代入公式解算,最后输出的值来控制舵机进行打角。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3张

电机控制

电机的控制中,我使用的是增量式

根据编码器采集回来的数据求出当前速度值,然后与设定速度比较,得出的差值作为误差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最终需要输出的电机占空比,从而控制电机转速。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4张

电机的闭环参数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智能车的上限,具体的调参步骤可以参考:

电机控制进阶——PID速度控制

目标速度的设置

目标速度的设定在智能车系统中尤其重要,比如在赛车比赛中,由于在赛车自身机械性能的限制,不同赛道元素中速度上限也就不同。所以为了使赛车能够更快的跑完全程,需要根据赛道元素的不同设置更合适当前路段的目标速度。

而对于电磁车来说,只能通过电磁传感器去感知赛道,所以只能将左右电感的差值去关联目标速度。差值小说明当前处于直道可以设定一个比较大的目标速度,通过PID算法将电机转速保持在目标速度相近的速度,去让智能车跑得更快,差值大的话,说明处于弯道处,这时候目标速度可以设定小一点,保证能顺畅过弯。

对于有两个电机的车模而言,转向不仅仅可以通过舵机,还可以通过左右电机的差速辅助转弯,这样它的速度上限也能更高。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5张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xy19872029175/article/details/126766942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

  • 小安派BW21 UNO从机

    作为一款本地AI图象识别开发板,BW21-CBV-Kit它能够独自运行目标识别模型。2.4GHz+5GHz的双频Wi-Fi,提供高性能的无线传输能 ...

    2025-05-21
  • IGBT模块吸收回路分析模型

    IGBT模块吸收回路分析模型 一、IGBT模块吸收电路的模型 尽管开关器件内部工作机理不同,但对于吸收电路的分析而 ...

    2025-05-21
  • BLDC电机的基本结构和控制方式

    来源:攻城狮原创之设计分享 直流无刷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是一种基于电子换向技术的高效电机,具有长寿命 ...

    2025-05-21
  • 联通智家通通:聚四方守护之力,筑万家AI通途

    “神兽镇宅”,是深植于中国人心中的居家智慧。朱雀、玄武等神兽,站立在紫禁城之巅,也悬于普通百姓门上,寄托着镇守四方风雨 ...

    2025-05-21
  • FinFET与GAA结构的差异及其影响

    文章来源:老虎说芯 原文作者:老虎说芯 本文介绍了当半导体技术从FinFET转向GAA(Gate-All-Around)时工艺面临 ...

    2025-05-21
  • 一文详解球栅阵列封装技术

    文章来源:学习那些事 原文作者:前路漫漫 本文介绍了球栅阵列封装的结构、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 概述 ...

    2025-05-21
  • 低成本电源排序器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负载点DC-DC转换器可以将上一个转换器的电源就绪输出连接至下一个转换器的使能输入,实现上电排序。这种方法只适合 ...

    2025-05-21
  • 注入增强型IGBT学习笔记

    来源:星际浮尘 注入增强型IGBT 1、结构特点与典型工艺 1.1结构提出与发展 为了协调 ...

    2025-05-21
  • 解析RZ/N2L CANFD模块的缓冲区机制(3)

    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CANFD(CAN with Flexible Data-Rate)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CAN,以适应更高的数据速 ...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