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每日新闻》刊载文章指出,鉴于解除针对韩国的出口管制之举,日本和韩国已着手开启双边对话机制。这一举措预示着日本或将采取措施,以期实现对涉及韩国半导体产业所需材料之出口规范的调整或全面放宽。
在二零一九年七月,日本政府决定对向韩国出口的关键半导体材料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查与管制措施。此次政策调整聚焦于三类核心材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面板制造的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及高纯度氟化氢。这些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和集成电路等高端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此举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背后蕴含着对全球供应链潜在影响的深度考量。
尽管韩国已将重点放在推进半导体关键原材料的本土化生产,并努力实现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实际进展似乎未如预期那般顺利。媒体指出,日本主要材料供应商普遍持相对乐观的看法,他们认为,相较于氟化氢,近年来其他国家在芯片制造所需材料方面对韩国的出口并未遭遇特殊限制或阻碍。这一情况表明,即便在加强本土生产的同时,韩国依然未能彻底与日本在关键技术供应链上实现全面“脱钩”。
日本在半导体产业的上流材料部分,展现出其卓越的主导地位。在芯片生产流程中所必需的关键半导体材料,如硅片、电子气体、光掩膜、光刻胶及其配套化学制品、抛光材料、光刻胶、湿法化学品以及溅射靶材等,大多由日本企业供应,彰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核心作用。
韩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枢纽,对于各种精密半导体材料的需求量庞大,同时,该国还是众多日本材料供应商的重要市场和合作伙伴。
日本调整了对韩国半导体原材料的出口政策管制,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为双方的半导体行业开辟了新的合作与发展路径,预示着潜在的合作机遇与技术共享的可能性。此举不仅促进了资源的流通,也为未来的技术整合与产业链协同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加速推动两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进步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