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苏州吴江官方信息发布,于三月三日,苏州微光电子融合技术研究所在吴江区完成了庄严的落成典礼。该科研机构聚焦于光电子芯片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旨在引领行业先端,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光电芯片,以实现核心半导体元件的技术自立和关键替代品的国产化战略。此举标志着在提升国家科技自主性和产业链安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于二零二一年一月,苏州市微光电子融合技术创新研发展中心在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成,此项目乃由汾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与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之专家团队携手创建的现代专业研发基地。
该研究机构依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专业团队背景,特别是在CMOS光电专用集成电路、硅基光电子器件与芯片、光电集成芯片以及高速光互连模块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果,旨在构建一个全面且先进的科研体系。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将凝聚一流的研发力量,掌握两项核心专有技术,并明确三大服务战略方向。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四大支撑平台与五大研发中心,以推动前沿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当前,研究机构聚焦于高速通讯、高效感应与智能化应用的前沿领域,致力于技术研发,并已收获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成就。迄今为止,该研究院已成功建立起涵盖半导体超净室、半导体微型纳米加工平台以及光电子产品封装与测试车间的核心设施。
融合技术创新之光,苏州微光电子研究中心、上海临港集成电路协同服务平台及英诺赛科携手成立“长三角集成电路创新与产业联盟”,此三者凭借各自的专业特长,合力推动科技前沿探索与应用实践,共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同时,该联盟已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服务中心、苏州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共同建立了一个创新合作体,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进程。此外,永鼎集团、亨通集团、普源精电以及镇江哈工大高端装备研究机构也成为了联盟的战略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活动中,还特别举办了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在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新一批创新平台正式启动运行,将进一步激发地区内科技活力与经济增长动力。这一系列的合作与举措,旨在全面促进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协同发展与技术创新,共同构建更加繁荣、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
苏州微光电子融合技术研究院的名誉院长陈弘达阐述,过去两年间,该研究机构已成功孵化及吸引13家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加入。同时,研究院聚拢了共计34名具备博士和硕士学历的专业人才,并在此期间申请并获得了31项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发明专利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等。
通过与苏州旭创、亨通以及永鼎等顶尖企业的全面合作,研究院已构建起从硅基光电子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陈弘达院长展望未来表示,研究院将继续深入耕耘于高端光电芯片领域,旨在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为行业注入更多活力与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