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技大阮双琛“两会”提案:建议培养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高端人才

2023-02-20

近期,深圳步入了其政治议程的高潮阶段,“两会”的帷幕于二月十三日和十四日正式拉开,分别迎来了深圳市政协第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与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大会的召开。

为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并为这一重要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深圳市政协常委兼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在近期的两会提案中着重建议构建一套涵盖前沿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对接及人才培养的光电芯片完整生态体系。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系统性整合、专业化运作于一体的国际顶尖集成电路加工平台,确保能够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

此举旨在营造一个多维度协同创新的环境,汇集全球领先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力量,通过深入合作与资源共享,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同时,强化教育与培训环节,注重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确保人才供应与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这将为大湾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深圳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不仅作为集散和应用的核心地带,更是设计力量的重要聚集地之一,近年来其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2021年,深圳市的集成电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了惊人的1100亿元大关。

目前,深圳已建立起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关键性的创新平台,旨在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整合。通过这些重大举措的实施,深圳正不断优化其产业生态环境,并已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效应,显示出其在该领域内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深圳地区,光电子、MEMS领域以及其下游产业对高性能光电及MEMS芯片的需求呈现出庞大的市场趋势。众多规模各异的企业群体,在面对自身研发与加工能力局限时,急需专业的试产制造服务以支撑其业务发展。特别是在小批量试产环节,这一需求尤为显著且日益增长。

然而,现有的微纳平台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机构内,尽管这些平台在基础研究层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半导体设备和工艺方面存在局限性,这使得它们难以充分满足市场上对于高效、全面的芯片制造服务的需求。因此,亟需构建或优化相关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填补这一空白,并有效对接市场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需求缺口。

阮双琛指出,当前众多国内专业平台在化合物半导体所需的全套设备与工艺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与美国学术界中接近百家专注于微纳加工的先进平台相比,我国具备类似设施条件的高等学府可谓凤毛麟角。

近来年,半导体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对于那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士,展现出极高的渴求。

于二零二一年,深圳技术大学携手业界伙伴,共筑粤港澳大湾区首座集成电路学院。至次年二零二二,该学院荣升为学校一级学府,并改名为“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在去年九月迎来了首批学子。此举旨在全力培育此领域内之高精尖人才,以解决关键技术挑战。

为了把握住宝贵的发展契机,我们提议从构建集成电路核心制造项目的角度出发,精心规划并实施一项战略布局,旨在促进技术研发的内部循环迭代。此举旨在确保我国在这一关键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为此,我们建议加速深圳技术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步伐,助力其迅速建立半导体微纳光电加工中心,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动创新研究。同时,我们还强调加强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集成电路中试平台,以促进理论成果向实际应用的有效转化。

这一综合策略不仅能够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还能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提供宝贵的试验经验和技术支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旨在构建一个集教育、研发与产业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为中国乃至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