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提案《关于加快自动驾驶无人化政策创新,突破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瓶颈,支撑技术全球领先地位的建议》中表示,当前我国自动驾驶已进入落地关键期,技术已并跑乃至领跑全球,但我国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仍面临制约。他建议:
一是引导并游岩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无安全员的无人车上路,打造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载人运营政策先行区;
二是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和发布实施,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用、无人化奠定法律基础;仿塌
三是适度超前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发挥5G的远程控制优势,通过车路协同促进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升,带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让真正无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尽早行驶在中国道路上。
工信部围绕这项提案在答复函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目前正处于技神大御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目前工信部协同相关部委,已开展包括深化试点示范、完善政策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一是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指导更多地方先行先试,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二是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试点工作。三是加快推进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营造车路协同良好应用环境。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期。今年6月,通用公司旗下的Cruise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开启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运营;在中国,今年8月初重庆和武汉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百度获得两地示范运营资格。
近年来,得益于长期在人工智能领域压强式、马拉松式的研发投入,百度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取得领先优势,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订单量超100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自动驾驶的企业,百度Apollo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及成熟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测试总里程超过3600万公里。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将百度列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在高精地图、智能汽车、智能道路等方面开展试点。
看重
汽车工来自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360问答是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最能代表中国的产业之一:市场化程度高、全球联系紧密、海外机会巨大、工业4.0的主战场。
站在汽车工业70年的时间节点上,如何总结息背似右友失如过去、启迪未来?中国汽车的份额天花板和瓶颈分别是什么?高水平对外笔队开放背景下,中外双方如何联合改变中国汽车业态?如何在短期目标的压力下做好品牌时府袁调句花龙出且全向上和高质量发展?
在2023议细方本重庆汽车论坛的开幕全体会议环节,在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的主持下,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东风汽青故物出少蛋回走明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昊,上汽集团副总裁杨晓东,赛力斯集团董事长 (创始人)张兴海,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余凯等几位嘉宾围增客席绕“新发展格局下的汽车工业”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朱华荣:五步迈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全球木张某汽车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互联网、电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突破推动着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迭代升级,新汽车时代的趋势更加明显。”朱华荣认为,全球控阶脸误注物息同善汽车产业格局正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
一是地区国别竞争占比变化,从曾经的欧美日德韩中六分天下,到今天的中国品牌坐拥半壁江山;二是市场竞争优劣势变化,中国品牌在造队了烟型、新能源、智能化的优势引领全球,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换道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三是产品结构变化,今年1-4月行业新能源高存千诉善旧势激冲基均月速增长实际上是XEV(PHEV和REEV)的高速增长,2030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的比例很可能是4:3:3或3:4:3;四是整零竞合格局变化,整车、零部件分工的边界重构,新能源从过去层少电、缺电、贵电到你今年迅速转换为产能过剩;五是全球汽车市场格局变世悉化,从原来的传统品牌与新势力的竞争,演变成传统自主品牌、传统合资品牌、新势力的角逐,汽车行业盈利性进一步削弱,100多个往面度车承旧乘用车品牌中真正盈利的电动车品牌只有2、3龙亮论个。他大胆预言,90%以上的新势力将关停并转。
“虽然市场在转型过程中反单印道化蒸项项获面临众多的挑战,但我们应该欣喜地看到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的态势不可逆转,国内汽车市场大盘稳健增长,给汽车产业带来更多机会。”朱华荣介绍,通过五步走旧级优破界跟的战略布局(加快产品和产能的布局、强化品牌建设的布局、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加快完善市场的布局、加强组织转房句你准人才的布局),长安汽车将在未来2-3年迎来转型关键期,全速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曾庆洪:有钱有人有机制,不发达都难
曾庆洪从未来趋势、战略布局、建议三个层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主要在于:虽然发展空间较大,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位数增长几无可能;微增长、淘汰赛、兼并重组将成为搜敏乎主旋律。
面对挑战,汽车企业应如何战略布局?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产业链上下应协调发展;其次,加强智能网联、三电等核心技术的开发;第三,人才是第一资源;第四,积极打造产业集群;第五,布局整个能源生态;第六,建设完善的机制体制。
“有钱、有人、有机制,用广东话说,不发达都很难。”曾庆洪表示,“当然,我们也希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联合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多赢。”
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曾庆洪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希望政府政策加力,提振市场信心,助力消费复苏;二是希望规范市场竞争,拒绝价格战等无序竞争;三是着眼产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四是营造清朗、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陈昊: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
新时代汽车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陈昊围绕汽车产业提质升级和新能源转型发展,结合东风公司的实践,分享了三点体会。
第一,把握行业发展的新格局,抢抓历史发展新机遇。新能源智能汽车成为产业竞争新高地,在激烈的技术、市场竞争中,汽车企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正视缺芯、消费能力不足、盈利承压、基础配套不够等现实问题,发挥举国体制、集行业之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携手共创抢抓历史机遇。
第二,打开创新引领新局面 、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在中国汽车产业提质升级过程中,必须构建合作共赢共生共融的产业生态,打造创新能力强、完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行业上下游企业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持续提拿吵升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展现提质升级的新作为,实现企业发展的新突破。面对行业的巨变,东风公司加快科技升级,坚持市场导向、客户导向,面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基本已经完成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和商品布局,平台技术和资源的体系能力基本形成,为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昊呼吁:“站在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的历史转折点上,携手前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创新争先、提质升级、开放合作的产业发展生态,为民族自主汽车品牌贡献强大的汽车力量。”
杨晓东: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互为因果
杨晓东认为,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整个汽车产业新格局的两大最关键的驱动力。这两大关键驱动力,实际上也在互相影响和互为因果,市场需求推动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催生新的产品体验,刺激市场达到更高规模。
从市场维度看: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渗透率达到49.9%,较2020年提升了14%,进步非常大;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超过688万辆、渗透率达到25.6%,提前两年完成了2025年阶段性目标;中国自主品牌占新能源市场份额超过80%,成为绝对的主力;中国汽车出口也快速增长,中国品牌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从技术创新维度看:智能化方面补“脑”,场景创造价值、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正在成为国内整车汽车企业发展电动智能汽车的趋势;电动化方面强“心”,现在量产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每公斤280瓦时,支持700公里以上的续航;智能品牌健“身”,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方面率先实现新的突破。
“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汽车产业的家事,也是全社会发展的国事。”杨晓东介绍,通过优化品牌战略,深耕技术创新及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上汽集团将加速推进创新转型,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基本完成新老赛道发展动能的切换,向创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迈进。
张兴海:只有深度融合才能提升竞争力
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能源、智能化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优势,张兴海分享了三点切身感受。
第一点感受,供应链强才能支持整车企业强,要进一步发挥产业开放合作。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定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规模才能有竞争力。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同时具备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的领先的核心能力,单打独斗没有盼头,只有开放合作、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打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提升全球竞争力。
第二点感受,发展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重庆恰逢其时。在重庆,国内高端智能新能源整车及供应链正在加速聚集,重庆正在聚力打造世界级、万亿级的智能网联汽车集群、国家产业的备份基地,重庆正处于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最好时机,重庆本土车企和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三点感受,汽车行业的百团大战愈演愈烈,行业正在加速内卷,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车企们应各自守住家门,讲诚信、讲底线、讲规则,敬畏质量、敬畏生命、敬畏用户、敬畏资本、敬畏投资,恶性竞争将毁掉企业、将毁掉这个行业。中国汽车应凝聚成一盘棋,共同谱写汽车强国的新篇章。
陈玉东:“下一场”需要更优质的整零关系
“相较于‘后半场’,我认为更应该是‘下一场’,因为‘后半场’给人好像要结束的感觉,‘下一场’竞争应该更加激烈。”陈玉东坦言,作为一家拥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零部件企业,博世希望今后能够拥有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的整零关系、更好的生态圈。
在陈玉东看来,未来可能只有5家整车厂会留下来,零部件企业也是一样。未来5年、未来10年是竞争的关键期,能不能生存下来要靠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作为一个好公司的能力。
陈玉东介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博世集团全球最大的区域市场。在中国,博世拥有超过1万名研发人员。2022年,在艰苦的市场环境下,博世在中国投入了100亿元研发费用,过去10年投资超过500亿元。通过大手笔的投入和核心能力的持续研发,博世希望能够成为主机厂朋友圈的一份子。
“博世正在进行一些结构上的调整,例如继续保持智能驾驶事业部,新成立电驱系统事业部等。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更好地为主机厂朋友们做好软硬件分离的服务。希望中国汽车产业的下一场发展得更好,希望大家买更多的智能车。”陈玉东表示。
余凯:技术发展应回归理性
在余凯口中,地平线是一个相对比较冷静的“选手”。8年前,行业热衷于人工智能算法,地平线独树一帜研究芯片;5、6年前大家都做无人驾驶,地平线反过来坚持辅助驾驶。地平线思考的是如何在智能驾驶领域回归理性,从用户价值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去研究如何更快、更高、更强。
余凯分享道,过去汽车产业最新的技术一直都是在欧美日市场开发,然后应用到中国市场,但如今这一情况被颠覆了,在智能化领域,无论是高通、地平线还是其他科技公司的最新产品,都不是在欧美日市场首发量产,而是首先在中国市场推出。中国已经成为了最先进的智能化市场,甚至可以形容为车载智能应用开发的“角斗场”、“健身房”。
至于高阶自动驾驶,其实在用户感知上并没有刚需,用户并不会为算力所带来的成本去买单。未来几年,行业还是要继续努力,无论是软件算法的创新,还是数据闭环的迭代,都应该不断去逼近上限。
汽车智能网联是什么?
学汽车智能网联前景怎么样?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地位,为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引起了国内智能汽车全产业链的广泛关注。
《战略》中指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3626535、法规标准、产品监督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能够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在近十年间,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行业转型和变革正走向深化,而此时《战略》的出炉,更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这对于汽车电子行业,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服务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机遇。
新行业的兴起,也将促使人才结构加速调整,如今汽车智能网联人才层次仅停留在研发层面,无法应对将来智能网联汽车普及之后的检测与维修。基于这一点,湖南万通紧跟市场前沿,开设了汽车运用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技师两大专业,致力于智能网联人才的培养。想要抓住智能网联风口红利的,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在新政策支持下,智能汽车的商业化步伐将会加快,相信,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将会大幅减少,拥堵问题也会得到极大缓解,出行效率将大大提高,人类将会享受更好的出行体验,而汽车智能网联人才的明天,也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