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韩芯片价格操纵失利,中国自产芯片加速逆袭

2024-02-10

曾经,美国与韩国的半导体巨头联手,试图通过提价操纵全球记忆体晶片市场,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却未能如愿。面对全球需求下滑和中国本土替代品的崛起,这场涨价计划宣告破产。

中美韩芯片价格操纵失利,中国自产芯片加速逆袭 (https://ic.work/) 推荐 第1张

自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记忆体晶片价格持续走低,给美韩半导体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美国的美光和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等行业巨头均遭受了重创。为了挽回损失,他们曾联手将记忆体晶片价格上调约2%,并乐观地预测价格将持续上扬。

然而,事与愿违,他们的涨价计划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原因何在?原来,中国已经在这场芯片战争中悄然崛起。自2016年起,中国存储芯片行业开始崭露头角,至2022年,已有数家实力雄厚的厂商崭露头角。中国的内存芯片市场份额从最初的4%迅速攀升,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美韩芯片巨头的困境并非偶然,而是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美韩的涨价策略,中国厂商并未盲目跟从,而是坚定地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他们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本土替代品,逐步取代了进口芯片的市场份额。

在这场芯片价格战中,美光率先认清了形势。去年底,美光高层访问中国时表示,他们希望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记忆体晶片。这一举动背后反映出美光在中国市场的挫败感。自2017年以来,美光在中国的业务频频受阻,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收入锐减。早些时候,美光在中国的年收入曾高达180亿元左右,而如今却已跌至数十亿元。

美光在中国市场的失利直接导致了其巨额亏损。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亏损高达420亿元。这一惨重损失使得美光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并寻求与中国厂商的合作机会。

与此同时,美韩两国的内存同盟也随之瓦解。面对中国本土替代品的强劲攻势,他们再也无法通过联手涨价来维系市场份额。相反,他们的涨价计划反而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研发进程,推动了中国在芯片行业上实现独立自主的地位。

这场中美韩芯片价格战最终以中国本土替代品的逆袭告终。它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在科技领域,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而中国正朝着这个目标坚定迈进。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