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智能家居配网仅仅支持2.4G频段?明明都有5G频段

2023-12-17

在当前物联网行业的背景下,尤其是智能家居领域中,各种智能设备诸如门锁、插座、照明、小家电和各类传感器广泛运用,其中多数依赖于Wi-Fi技术以实现互联互通。然而,在这一领域内,大部分产品倾向于使用2.4GHz频段,这主要归因于其成本优势以及当前市场上的芯片供应状况。

随着5G路由器的日益普及与应用,这一选择引发了一些用户体验方面的考量。出于性能需求和覆盖范围的考虑,用户端通常需要同时配置两个Wi-Fi频道:一个是用于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的5GHz频段,另一个则是为兼容老旧设备并确保稳定连接而保留的2.4GHz频段。这种双频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配置复杂度,并可能对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挑战,现代解决方案倾向于采用同时支持Wi-Fi和蓝牙的双模芯片/模组设计,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设备配网流程并优化用户体验。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家居硬件制造商在选择使用2.4GHz频段而非5GHz频段时,成本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市面上对于仅支持单频段的Wi-Fi芯片需求相对较低,原因在于其与双频或多频解决方案相比,在技术特性、性能和功能上存在差距。同时,那些能够提供5GHz及2.4GHz频段同时支持的产品,通常价格较高,这在商业竞争激烈、企业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成为了一道障碍。

综上所述,尽管5G频段在理论上能为智能家居产品带来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但成本和技术供应链的限制使得2.4GHz依然是许多智能硬件制造商的首选。这一选择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性的平衡考量。

在智能家居的广袤领域中,照明产品是最为常见且多样化的杰作之一,它们不仅赋予了空间以光明与色彩,更以其智能与便捷性,重塑了人类生活的体验方式。

这些家居照明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关控制,而是集成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产物。通过智能家居平台或语音助手,用户能够轻松地对灯光亮度、色温乃至场景模式进行个性化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氛围。比如,在忙碌的一天结束时,一键切换至温馨模式,柔和的光线与微妙的色调变化,瞬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放松的环境,帮助身心快速舒缓。

此外,智能家居照明产品还具备节能特性,通过智能感应和自动调节功能,根据室内光亮度或是否有人在场来动态调整灯光强度,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提升了居住体验的舒适度,也体现了对环保理念的践行。

总之,智能家居照明产品以其先进的技术、个性化的应用场景以及节能环保的优势,为现代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美观,真正实现了科技与生活的无缝融合。

在市场上广泛采用并热销的产品中,常常能见到的是那些设计简洁、功能单一的型号。这些产品以易于安装和使用著称,无需复杂的设置或调整,只需轻轻一按即可开启照明,无法进行色彩或色温的细微调节。这种简便性往往也是其成本效益高的一大体现。从这一视角审视,我们可以看出,简单化的解决方案在满足基本需求、追求便捷操作的用户群体中显得尤为受欢迎,同时也因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而广受青睐。

2.4GHz就已经满足大部分智能家居配网要求了,IoT对带宽要求不高,没有必要必须配5GHz。


智联网更大的问题还是接口上、兼容上,智能仅仅是其中一个分支



附加值较高的一个分支。

为什么大部分智能家居配网仅仅支持2.4G频段?明明都有5G频段 (https://ic.work/) 物联网 第1张
为什么大部分智能家居配网仅仅支持2.4G频段?明明都有5G频段 (https://ic.work/) 物联网 第2张
我们来对比下2.4GHz和5GHz频段

考虑到视频监控每分钟所需的存储容量约为100MB,按照这一标准衡量,传输速度不会超过约14Mbps。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是基于2.4GHz无线频段的网络连接,在面对稍远距离时仍能实现不低于20Mbps的数据传输性能,这无疑充分满足了视频监控系统对于带宽的需求。由此观之,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不仅能够确保高质量的视频流传输,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适应性与效率。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