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与国内芯片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合作,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研发的KJ251J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成功突破UWB定位芯片、射频功放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芯片的“卡脖子”问题,实现系统关键部件全国产化,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重庆研究院科研团队与国内芯片企业合作开发出适用于煤矿行业的UWB定位芯片,并使用国产化芯片进行产品开发、验证,实现行业首家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全国产化。全国产化的KJ251J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无线通信距离≥600m、定位精度≤10cm,相比嵌有进口芯片的系统具有覆盖远、精度高的技术优势。
据介绍,KJ251J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煤矿、非煤矿山、市政隧道等空间受限场所,提供定位、通信服务;具有多系统融合、一体化调度、多业务闭环管控等特点;除人、机、物高精度定位、调度、管理功能之外,还可支撑人员健康状态监测、人机安全协同、智能辅运、智能物流、智能瓦斯巡检等智能化应用,可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智能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什么是UWB芯片?
UWB(Ultra-Wideband)芯片是一种使用超宽带技术的集成电路芯片。UWB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在非常宽的频带上传输数据,具有高速率、低功耗和高精度定位等特点。UWB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实现UWB通信和定位。它能够在较低的功耗下传输大量的数据,并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UWB芯片还能够在宽频带范围内传输信号,使得它在抗干扰性能和穿透能力方面表现出色。
UWB芯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送和接收极短脉冲信号来传输数据。UWB芯片通过发送一系列非常短暂、宽带的脉冲信号,利用信号的时延和功率信息来实现通信和定位功能。这种脉冲信号的宽带特性使得UWB芯片能够在相对较低的功率下传输更多的数据,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能力。
UWB芯片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一、数据传输:UWB芯片可以实现高速率、低功耗的数据传输,适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
二、室内定位:UWB芯片的高精度定位能力使其在室内定位和位置跟踪应用中具有优势。它可以用于室内导航、智能家居、人员定位等场景。
三、虚拟和增强现实:UWB芯片可用于虚拟和增强现实应用,提供更精确的空间定位和交互体验。
四、防护和安全:UWB芯片可以用于人员和资产的安全防护。例如,用于安全门禁系统、人员定位和监控系统等。
五、物品追踪:由于UWB芯片的高精度定位能力和抗干扰性,它被广泛应用于物品追踪和资产管理。例如,追踪物流货物、定位工业设备等。
UWB芯片的发展为许多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在无线通信、定位和数据传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UWB芯片市场如何?
UWB即超宽带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其核心能力就是精准的定位与测距,以及通信功能。UWB具有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超低功耗、强抗干扰及高安全性等技术特点,因此UWB能迅速在精准定位、高分辨感知等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相较于4G、5G蜂窝网络这种长距离通信技术,以及Wi-Fi和蓝牙短距离通信技术,UWB等技术也正在成为行业竞逐的热点。
长期以来,UWB定位技术在B端市场备受青睐,拥有众多的应用场景,尤其大型的工业场所、特定的公共场所等,包括从最早应用的煤矿、隧道、电厂、监狱、医院等行业,逐步向智慧零售、智能物流等领域全方位渗透。
据悉,国内的UWB芯片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行业尚无龙头企业挑起大梁,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奔跑途中。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展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颗国产UWB定位芯片样片“寻Me一号”,该芯片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利好芯片板块。该芯片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据了解,“寻Me一号”为首颗国产自主可控的UWB定位芯片,其精确度、实时性等指标全面领先进口UWB定位芯片,在UWB室内精准定位技术支持下,可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停车场的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充电,以及共享汽车的自动泊车等。
UWB在消费级市场的发展路径也可以参考蓝牙的规律,第一步是在手机、PC等平台设备植入,目前已有苹果、三星、小米这些重量级玩家的强势入局,市场对UWB消费级产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关键还是要看外围设备市场是否能够打造成互联的生态,蓝牙技术的外围设备也是从2013-2017那几年的智能家居与智能硬件概念爆火之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因此UWB能否在消费级市场成为新的爆发点,取决于消费电子设备应用场景能否建立互联的生态。
UWB技术逐渐在物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等相关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从智能终端、家庭应用到汽车应用,UWB生态正在逐步完善。
目前UWB技术还面临着价格高、技术支持难等问题,但是其应用前景十分明朗。
未来,UWB技术将与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不断推出新的潜在应用场景。在此趋势下,UWB芯片企业在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上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才可能角逐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