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MOSFET的开关尖峰问题与TVS保护方案

2024-08-15

在电力电子领域,碳化硅(SiC)MOSFET因其高效率、高频率和高温性能而备受青睐。然而,即使性能卓越,SiC MOSFET在开关过程中也可能面临电压尖峰的问题。本文将从专业硬件工程师的角度,探讨SiC MOSFET的开关尖峰问题,并介绍使用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进行保护的优势和上海雷卯电子提供的解决方案。

1. SiC MOSFET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尖峰

碳化硅MOSFET的开关尖峰问题与TVS保护方案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1张

SiC MOSFET在快速开关时,由于其内部寄生电容和电路寄生电感的作用,会在器件两端产生电压尖峰。这些尖峰可能远超过SiC MOSFET的最大额定电压,导致器件损坏或性能下降。

l 寄生电容充放电:SiC MOSFET内部的寄生电容在开关过程中快速充放电,产生电压尖峰。

l 电路寄生电感:电路布线和元件的寄生电感在电流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压,加剧尖峰问题。

l 开关速度: SiC MOSFET的高开关速度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增加了电压尖峰的风险。

2. 使用TVS进行保护的优势

针对SiC MOSFET的电压尖峰问题,使用TVS二极管进行保护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碳化硅MOSFET的开关尖峰问题与TVS保护方案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2张

第一 快速响应:TVS二极管能够以皮秒级速度响应电压尖峰,迅速将能量导向地线。

第二 保护范围广:TVS二极管适用于多种电压等级,可以为SiC MOSFET提供全面的保护。

第三 成本效益:相比提高SiC MOSFET的耐压值,使用TVS二极管的成本更低,且易于集成。

3.上海雷卯电子的解决方案

上海雷卯电子作为专业的电子元件供应商,提供了针对SiC MOSFET开关尖峰电压的保护方案和器件。我们的产品线包括多种型号的TVS二极管,专为高效率、高频率的SiC MOSFET应用设计。SiC MOSFET与TVS保护电路如下:

上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SiC MOSFET与TVS保护电路。在这个电路中,TVS二极管并联在SiC MOSFET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当电压尖峰产生时,TVS迅速导通,吸收尖峰能量,保护SiC MOSFET免受损害。

碳化硅MOSFET的开关尖峰问题与TVS保护方案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3张

TVS 具体选择型号根据SIC MOS Vdss 电压来确定:SIC MOS Vdss 大多600V 以上,以下列表TVS型号需用两颗串联使用,具体方案选型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上海雷卯EMC小哥。

碳化硅MOSFET的开关尖峰问题与TVS保护方案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4张

在此列出上海雷卯可以供应的部分 SIC MOS 产品

碳化硅MOSFET的开关尖峰问题与TVS保护方案 (https://ic.work/) 技术资料 第5张

4保护案例

案例一:

在某新能源汽车的电源管理系统中,采用了 SiC MOSFET 作为功率开关器件,同时配合高性能的 TVS 二极管进行过压保护。通过精确的电路设计和参数匹配,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在车辆频繁的启动、加速和充电过程中,成功地避免了因瞬态过压而导致的器件损坏,保障了车辆电源系统的稳定运行。

案例二:

在某工业变频器中,使用 SiC MOSFET 实现高效的功率转换,并在关键位置配置了 TVS 保护器件。特别是在电机的启停和负载突变的情况下,TVS 能够迅速吸收过高的电压尖峰,保护 SiC MOSFET 不受损坏。这一方案显著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案例三:

在某通信基站的电源模块中,采用先进的 SiC MOSFET 技术,并结合精心选择的 TVS 二极管来应对电网中的浪涌和瞬态电压。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测试,该方案有效地保护了电源模块免受恶劣电网环境的影响,确保了通信基站的持续稳定工作,提高了通信服务的质量。

这些案例表明,合理选择和应用 SiC MOSFET 与 TVS 保护方案可以在不同的电子系统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结论

SiC MOSFET虽然性能优越,但在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尖峰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并联TVS二极管进行保护,不仅可以确保SiC MOSFET的工作正常,而且相比提高耐压值,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上海雷卯电子提供的保护方案和器件,为SiC MOSFET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性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电路参数和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选择。同时,文中提到的上海雷卯电子及其产品仅为示例,用于说明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经过验证的可靠供应商和产品。

审核编辑 黄宇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

  • 小安派BW21 UNO从机

    作为一款本地AI图象识别开发板,BW21-CBV-Kit它能够独自运行目标识别模型。2.4GHz+5GHz的双频Wi-Fi,提供高性能的无线传输能 ...

    2025-05-21
  • IGBT模块吸收回路分析模型

    IGBT模块吸收回路分析模型 一、IGBT模块吸收电路的模型 尽管开关器件内部工作机理不同,但对于吸收电路的分析而 ...

    2025-05-21
  • BLDC电机的基本结构和控制方式

    来源:攻城狮原创之设计分享 直流无刷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是一种基于电子换向技术的高效电机,具有长寿命 ...

    2025-05-21
  • 联通智家通通:聚四方守护之力,筑万家AI通途

    “神兽镇宅”,是深植于中国人心中的居家智慧。朱雀、玄武等神兽,站立在紫禁城之巅,也悬于普通百姓门上,寄托着镇守四方风雨 ...

    2025-05-21
  • FinFET与GAA结构的差异及其影响

    文章来源:老虎说芯 原文作者:老虎说芯 本文介绍了当半导体技术从FinFET转向GAA(Gate-All-Around)时工艺面临 ...

    2025-05-21
  • 一文详解球栅阵列封装技术

    文章来源:学习那些事 原文作者:前路漫漫 本文介绍了球栅阵列封装的结构、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 概述 ...

    2025-05-21
  •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智能车电磁组——基本控制篇 前言 电磁车的控制比较简单,可以分为信号采集,舵机控制和电机控制三部分, ...

    2025-05-21
  • 低成本电源排序器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负载点DC-DC转换器可以将上一个转换器的电源就绪输出连接至下一个转换器的使能输入,实现上电排序。这种方法只适合 ...

    2025-05-21
  • 注入增强型IGBT学习笔记

    来源:星际浮尘 注入增强型IGBT 1、结构特点与典型工艺 1.1结构提出与发展 为了协调 ...

    2025-05-21
  • 解析RZ/N2L CANFD模块的缓冲区机制(3)

    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CANFD(CAN with Flexible Data-Rate)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CAN,以适应更高的数据速 ...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