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血糖仪靠谱吗?
据说不是很靠谱。这款设备的预热时间长达2~3小时,且需要传统的血糖检测来矫正;其检测结果受运动、出汗等因素影响,精准度不高。
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无创血糖仪是美国的一款手表式检测设备,通过给皮肤施加微弱的电流,将葡萄糖从皮肤下(组织间液)提取出来,根据葡萄糖被传感器上的酶氧化后产生的正负离子,计算出血糖水平。不过,这款设备的预热时间长达2~3小时,且需要传统的血糖检测来矫正;其检测结果受运动、出汗等因素影响,精准度不高。有报道称,该产品的反相离子电渗会刺激皮肤,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因此,这类基于反向离子电渗原理的无创血糖仪目前很少使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无创血糖监测仪是扫描式葡萄糖监测咐丛(FGM)系统。这类无创血糖仪其实并非完全无创,而是将传感器探针敷贴在患者的上臂背侧皮下,实时监测机体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水平,每分钟检测一次,每15分钟记录一次葡萄糖结果,并给予当下血糖变化趋势的提示(如血糖在上升还是下降),最长可佩戴差简棚14天。其传感器探针不易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可确保传感器长时间稳定工作。这类血糖仪避免了频繁采集指尖血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且在佩戴期间及保质期内的准确性较好,通常在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波动大,需要进行虚则持续性、动态监测时使用。
华为67无创
华为67无创测血糖手表整模沙审谈内音最体来说是不则慧错的,它拥有精准、快速、操作简单和佩戴舒适的特点。搭载台积电的8芯片,采用无创传满费阳天均督析绍斯感器技术,具备6种血糖测量模式,支持24小时血糖监测,结果更加精准。此外,还具备血糖曲线分析、监卖中测保孙配答存功能,可将数据上传到手机APP,而且它的运动跟踪功能也使得用户更容易掌握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便用户日后进行预防。
简述DTC工作原理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是我国交通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其核心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压力,采用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深入的改造,以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系统安全性,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ITS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瓶颈”的有效手段,减少了环境污染,所以各国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来开发。我国交通部门已经把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列为我国ITS领域首先启动的项目,并在“十五”期间列入交通科技的技术创新重点之一。
1 ETC系统简介
ETC系统是利用微波(或红外或射频)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设备和软件(包括管理)所组成的先进系统,以实现车辆无需停车既可自动收取道路通行费用。目前,大多数ETC系统均采用微波技术,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此类系统进行综述。
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路边车道设备控制系统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装置(称为路边读写设备,简称RSE),识别车辆上设备(称为车载器,简称OBU)内特有编码,判别车型,计算通行费用,并自动从车辆用户的专用帐户中扣除通行费。对使用ETC车道的未安装车载器或车载器无效的车辆,则视作违章车辆,实施图象抓拍和识别,会同交警部门事后处理。
与传统人工收费(Manual Toll Collection,简称MTC)方式不同,ETC带来的好处有:无需收费广场,节省收费站的占地面积;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停车时的废气排放和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降低车辆部件损耗;减少收费人员,降低收费管理单位的管理成本;实现计算机管理,提高收费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对因缺乏收费广场而无条件实施停车收费的场合,有实施收费的可能;无需排队停车,可节省出行人的时间等;避免因停车收费而造成收费口堵塞,形成新的瓶颈等。
ETC系统按收费站收费方式,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按收费站车道配置,可分为ETC专用车道、MTC车道和ETC/MTC混合车道三类。鉴于我国道路实际情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ETC和MTC将共存。
ETC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制定
不停车收费的车道控制系统包括以下三大关键子系统:
车辆自动识别技术(AVI):主要由车载设备(OBU)和路边设备(RSE)组成,两者通过短程通信DSRC完成路边设备对车载设备信息的一次读写,即完成收(付)费交易所必须的信息交换手续。目前用于ETC的短程通信主要是微波和红外两种方式,由于技术发展历史的原因,微波方式的ETC已成为各国DSRC的主流。
自动车型分类技术(AVC):在ETC车道安装车型传感器测定和判断车辆的车型,以便按照车型实施收费。也有简单的方式,即通过读取车载器中车型的信息。
违章车辆抓拍技术(VEC):主要由数码照相机、图象传输设备、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等组成。对不安装车载设备OBU的车辆用数码相机实施抓拍措施,并传输到收费中心,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识别违章车辆的车主,实施通行费的补收手续。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2年设立了TC204技术委员会,从事ITS标准的制定。TC204技术委员会下设16个工作组,其中第5工作组(WG5)负责收费技术标准的制定,第15工作组(WG15)负责DSRC标准的制定。国际电信组织无线电总会(ITU-Radio)的第8研究组(SG8)负责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分配,其下设的工作组WP8A已在1999年2月19日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上通过了提案,同意了日本5.8GHz全双工主动式、欧洲CEN的5.8GHz和意大利5.8GHz(全)双工被动式三种DSRC标准,接着1999年11月底ITU-R/SG8在日内瓦会议上又进行表决并通过上述三种DSRC标准。2000年,5.8GHz微波频率已正式成为被ITU确认的用于ETC的国际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国国情的不同,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为代表的5.8 GHz被动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5.8 GHz主动式两种DSRC通信标准;我国于2002年公布了《关于使用5.8GHz频段频率事宜的通知》(信部无[2002]277号),也正向5.8GHz微波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