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虚拟数字人的产业发展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据统计,在2022年,以虚拟人为核心的市场总规模以及其主导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866.1亿元和120.8亿元,预计至2025年,这两个数值将分别跃升至6402.7亿元及480.6亿元,显示出极强的增长潜力。
在这股增长趋势的驱动下,虚拟数字领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与投入。根据IT桔子的数据分析,在过去一年内,虚拟人相关领域的投融资事件累计达到51起,累计融资总额为40.96亿元。此外,截至当前年份,已有多起投融资事件出现。
在已获得投资的企业中,涵盖了诸如万像科技、境相宇宙、山漫文化、奥丁科技、中冠智享、聆心智能、澄麦智能、Cleary、Brave Group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尽管这些企业的业务领域均聚焦于虚拟人相关行业,但它们各自的技术专长及商业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深入分析各家公司的特色,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对上述信息的深入探索,不仅揭示了资本对该产业的高度兴趣和投入,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清晰的线索。这些投融资事件的发生,不仅加速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机会。
万像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虚拟偶像全栈式服务商,旨在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人技术为虚拟偶像市场提供服务。4月25日消息,万像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人民币A2轮融资,由老股东保时捷持续加码,多家战略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据介绍,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AIGC产品和技术研发。
据介绍,万像科技以电商直播为切入点,将虚拟偶像的第一个落地场景应用在直播带货中。早在2020年3月,万像文化就联合手心好物推出虚拟偶像Mika,并在淘宝直播亮相。之所以选择电商直播为切入点,是因为这是变现最快的路径之一。
万像科技也为B端企业提供虚拟偶像的技术服务。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包括爱奇艺、哔哩哔哩、阿里巴巴、网易、腾讯、虎牙以及丝芭传媒等。万像科技瞄准的是技术产品化后,在虚拟偶像、虚拟主播上的快速落地应用和商业变现。
山漫文化成立于2022年,是一个基于新兴技术的IP孵化平台,团队的目标是,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AIGC技术,让经典IP在元宇宙中重新焕发光彩,并发挥出更大的商业价值。3月6日,山漫文化宣布完成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由影视行业知名投资人出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IP获取与商业化运营。
山漫文化山漫文化计划于年内完成对甄嬛IP矩阵的深度孵化,实现对“甄嬛传”中5-6个经典IP的焕活,并启动新IP矩阵的策划和筹建工作。同时,该公司也计划开展虚拟人IP的多元化变现工作,启动虚拟人IP嫁接AI基座的虚拟人客服租赁模式,并将经典IP入职到平台级公司的APP或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里面。
奥丁科技主要研发表演级的虚拟人制作技术,2021年开始进行行业化落地。3月6日,奥丁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独家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团队扩展等。
从成立开始,奥丁科技就选择和电视台合作打造数字人。2022年端午节,奥丁科技与新华网共同推出超写实数字人“筱竹”。目前,公司已参与生产创作的虚拟人包括“筱竹”、“沐华”、“小C”等,同时也和头部影视公司、消费公司达成了商业合作。
聆心智能孵化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致力于打造“超拟人大模型”,核心技术是具有可控、可配置、拟人特点的大模型,通过简单设置即可构造一个有知识、有个性、有风格的类人智能体。今年2月17日,聆心智能完成Pre-A轮融资,由 SEE Fund 领投。
聆心智能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于清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谷歌等高校及公司,核心人员是国内最早开展大模型底层技术的团队,在语言生成、对话生成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基于生成式大模型,他们打造了 Emohaa 情绪疗愈机器人,并与精神心理平台好心情达成合作,成功落地了国内首款人工智能心理陪伴数字人;与高端豪华电车品牌Beyonca合作,打造了新一代智能驾舱的贴心助手。
可以看到,万像科技可以提供虚拟偶像全栈式服务,初期主要以电商直播为应用落地切入点;山漫文化则是一个IP孵化平台,将会开启虚拟人客服租赁模式;奥丁科技成立开始,就与电视台合作打造数字人;聆心智能在生成式大模型上具有技术优势。
除此之外,境相宇宙、中冠智享、橙麦智能在技术和应用方向上也各有不同。另外还有两家国外的虚拟数字人企业获得融资,Cleary和Brave Group,Cleary是一家数字员工体验平台,面向分布式团队,可帮助公司创建全面的员工体验。Brave Group主营业务为VTuber,该业务包括虚拟IP开发、2D/3D动画和虚拟偶像内容制作、营销等。
虚拟数字人行业热情高涨
根据天眼查2022年5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28.8万余家,其中近七成的虚拟人企业成立时间在一年之内,行业很有爆发之势。
除了创业公司之外,互联网科技大厂也纷纷入局,比如,百度打造首个可交互虚拟偶像度晓晓;AYAYI成为阿里巴巴的首个数字人员工;腾讯推出了以《王者荣耀》角色为原型的虚拟偶像唱跳男团“无限王者团”;网易推出以《逆水寒》角色打造的虚拟数字人。
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虚拟数字人开始从早期更多地专注于研发,走向商业化探索。从上述各家的模式来看,有几个方向:通过虚拟偶像进行电商直播实现变现;通过与电视台合作提供打造虚拟主持人;提供虚拟数字人租赁服务等。
现在来看,虚拟数字人赛道将会越来越拥挤,各种主流的应用场景、模式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涉足,因此对于虚拟数字人相关领域的企业来说,在技术、应用、模式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持续进行探索。比如,如何通过技术让虚拟人越来越真实,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比如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在技术上有所偏重,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等。
小结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虚拟人在2022年进入爆发期,虚拟人企业大量新增,融资同比翻倍增长。进入2023年,从前4个月的统计情况来看,仍然延续此前的融资热情。不过从整体情况来看,行业开始逐步从早期专注研发,走向商业化探索。预计接下来,在资本的加持、技术的突破下,虚拟数字人商业化将迎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