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Facebook较量 谁的元宇宙先到来

2021-11-08

近年来,沉寂多时的虚拟现实技术仿佛在静候其绝佳入场时刻。Facebook的改名之举与元宇宙战略的公布,无疑为VR技术开拓了崭新的篇章。紧随其后,苹果公司的AR/VR设备项目也传来佳音,据最新报道透露,该公司研发的VR设备新品已步入测试阶段,并预计于2022年面世,其售价预计将突破3000美元大关。

审视上述信息,显而易见的是,苹果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设备被精心规划为一款定位高端的旗舰产品,其旨在通过卓越的用户体验来引领市场潮流。为了确保这一愿景得以实现,该设备在硬件配置上采用了最前沿的技术,如先进的中央处理器、功能强大的内部芯片,以及显示效果出众的显示屏等关键元件。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主控芯片将由全球领先的代工巨头——台积电负责生产制造。这三款核心组件已步入试产阶段,标志着其正式量产化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需等待一年左右的时间方能目睹这款集前沿科技于一身的设备真正面世。

这一系列技术布局不仅体现了苹果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亦彰显了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对未来的长远规划。通过整合高性能芯片、传感器与显示技术,这款AR/VR设备将有望为用户带来颠覆性的沉浸式体验,从而开辟智能设备的新纪元。

原本,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曾预估苹果的AR/VR设备将会在2022年的第二季度开始量产;然而,鉴于设计上的复杂性以及生态系统构建方面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郭先生在其最新的报告中指出,这一产品可能将延后至同年第四季度末方才进入生产阶段。据悉,苹果公司早于近几年便已着手进行相关布局,通过收购涉及显示技术与传感器领域的公司,如在2018年吞并AR眼镜显示技术初创企业Akonia Holographics,这彰显了库克对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决心,与扎克伯格对虚拟现实领域投入的热诚相媲美。

尽管两家领军企业对虚拟现实技术持不遗余力的投入和支持,然而在国内消费者领域,VR设备的市场反应却呈现出相对平淡的状态。在新品问世之际,能否迅速在消费市场中实现突破并取得领先地位,将成为决定性的一环,这标志着最终的竞争格局。

当前全球范围内已涌现出多款崭新的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设备,其中包括芬兰头显制造商Varjo的最新力作——Varjo Aero VR头显产品。这款设备是首个同时面向商用和消费市场的专业级装备,配备了两块Mini LED背光LCD显示屏及200Hz的眼球追踪技术,其市场售价定在1990美元。

今年5月,专注于VR领域的Pico公司推出了其Neo3系列设备,该系列包括面向消费市场的普通版、面向企业级用户的增强功能版以及配以眼球追踪技术的高级版。相应的起售价分别为2499元、5699元与7999元。

在九月份,爱奇艺旗下的奇遇VR品牌推出了一款全新的VR一体机——“奇遇3”,其市场零售价为3499元。此外,HTC公司也在今年带来了两款新品:Vive Focus 3和Vive Pro 2,分别定价为9888元与6888元。

Pico、爱奇艺奇遇VR及HTC等品牌所推出的全新设备均搭载了高通的XR2处理器,并采用了先进的六自由度追踪技术。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VR设备的配置与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成为了厂商定价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市场竞争定位方面,HTC主打企业级市场,专注于高端领域,其旗舰产品Focus 3展现出卓越性能,搭载5K分辨率及120Hz刷新率,引领行业高水准。而奇遇3则以90Hz的刷新率紧随其后,满足中档市场需求。Pico则更侧重于大众消费市场,提供亲民价位的同时,也覆盖了一部分中低端需求群体。总体而言,各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策略,旨在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推动VR技术在各个应用场景下的普及与深化。

在竞技激烈的赛道中,各路选手竞相登场,其中便包括影创科技所推出的“鸿鹄”产品,其专精于耕耘MR眼镜领域。MR技术巧妙地融合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长处,实现了沉浸与交互的完美结合,开辟了一条创新且引人入胜的技术路径。

相较于Varjo、Pico、HTC等已推出的虚拟现实装备,苹果的AR/VR产品目前仍处于概念化阶段。在苹果未正式公布之前,性能指标、设备形态与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均未有确切信息可供验证。然而,大胆推测的是,苹果的VR产品料将与旗下iPhone和iPad等设备形成紧密的产品协同生态。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及成熟的应用生态系统,一旦踏入虚拟现实领域,苹果很可能会迅速占领市场主导地位。

对于中国的玩家来说,在面对Meta和未来可能到来的Apple VR产品的挑战时,加速在VR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无论是作为VR赛道的参与方,还是潜在的竞争者,都需要紧随技术进步的步伐,提升自身的研发与创新能力,以在全球化的VR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亲爱的用户,您可以通过任何语言与我沟通交流。我会根据您的需求,输出表述更为精致、文雅且高阶的回复,以提升对话体验。请注意,我的回应将专注于原始信息的扩展和改写,而不会涉及自身角色描述、解释过程或是对改进效果的阐述。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优服务,请随时提问。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